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九十一章 拯救计划

第九十一章 拯救计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神奇的现象发生了,确实是针尖的方向指着正南方。穿过纸片的绣花针漂浮在水碗之中,不偏不倚。

董小六却嗤之以鼻:“不过是巧合而已,这有什么稀奇。”

“那你再转动一下方向试试。”唐小宝说。

还没等董小六动手,董天正先伸出了手指,在水碗轻轻一搅。

说也奇怪,随着水碗内的清水逐渐静止。那根绣花针针尖,再次神奇的指向了正南方。

这一下,董天正等人是大为的惊奇。三人不断的拨弄,可无论他们朝着哪一个方向拨弄。最终这针尖指向的方向,都是不偏不倚的正南方。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董天正好奇的问。

唐小宝笑笑:“大人,这便是指南针。只是此法相对简单,若是用磁石雕琢成一个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

在董天正看来,唐小宝就是在故弄玄虚就是在夸夸其谈的纸上谈兵,他说的那些什么滑轮组什么大船巨网,甚至于引海水晒盐,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是,当他亲眼见证了唐小宝利用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居然能够辨明方向之后,董天正彻底的改观了自己的想法。

难怪恩人石小凡说唐小宝乃是个不世之材,果然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着太多难以理解的谜团。

董小六则是无不佩服的竖起大拇指:“厉害厉害,有了这个宝贝。在大海上就再也不怕迷失方向了,就算是遇上阴天下雨。咱们依旧可以用这东西,找到回家的方向。”

董七七没有说话,她满眼崇拜的看着唐小宝。清澈如水的眼神中,直看的唐小宝心头砰砰直跳。

指南针并不难,难的是沟滩晒盐和巨船上的起重设备。沟滩晒盐涉及到化学知识,大船用来捕鱼的设备,涉及到物理知识。

好在这些都是一些粗浅的知识,但凡有一些简单的物理力学和化学基础,这些应该不难。

唐小宝还是高估了自己,当他画出船舶所用起重机的草图的时候,董天正却看懂了。

“这,这不就是梧槔么。”董。

梧槔,梧槔是个什么鬼?这倒是超出了唐小宝的认知范畴。

董天正慌忙解释:“在农田取水用的梧槔,很像是你画的这个东西。”

唐小宝大喜:“是么,快带我去看看。”

董天正一脸愕然,他抬头看着黑漆麻乌的窗外,这孩子怕是魔怔了。

董七七也白了他一眼:“就算小宝哥你着急,也得等吧,先吃饭。”

干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的董小六慌忙上前:“对,先吃饭填饱肚子。明日一早,我带宝哥去田间瞅瞅。”

以农耕文明架构起来的封建社会,农业是生存之本。勤劳的百姓们,天刚蒙蒙亮便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

天降大旱,可是那些靠近水源地的肥田依旧还是能够得到灌溉的。在这里,就不得不佩服一下古人的智慧了。

引水灌溉,古人是能够做到水往高处流的。除了兴修水利修筑水坝以外,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牛拉人提,或者从河边挑水或者打井提水,耗费大量的人力。直到汉代发明的翻车,极大提高了汲水的效率,对农业灌溉产生重大影响。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又使掖庭令毕岚铸铜人四列于仓龙、玄武阙。……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曹魏时,马钧对翻车加以完善,在前人创造用来吸水洒路的翻车的基础上,制造了既轻巧又便于操作的翻车。

水转翻车于流水岸边掘一狭堑,置车于内。车之踏轴外端作一竖轮,竖轮之旁架木立轴,置二卧轮。其上轴适与车头竖轮辐支相间,乃擗水旁,激下轮既转,则上轮随拨车头竖轮,而翻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