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九十七章 巨大的收获

第九十七章 巨大的收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黄鱼,曾经是我们主要的经济鱼类。这种鱼极易捕获,且肉质鲜美无比。

唐小宝他们这一船下去,捕获的就是大黄鱼群。虽然渔网中夹杂着一些其他的鱼类,主要还是黄鱼群。

这一网下去,就连绞盘都转动吃劲。船尾上的巨木塔吊,甚至于隐隐有些弯曲。

杠杆原理加上滑轮组,此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唐小宝用自己掌握的科技向这群古人们证明,科技是多么的强大。

绞盘不断的转动,这一网大鱼被缓缓地吊了起来,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

这一网下去,至少一万多斤的渔获。如此以来,用不了几网,他们这艘大船就能装满了。

渔网被吊到了甲板上,所有人都兴奋的欢呼起来。出水的乌贼喷出的墨水沾染了甲板,海鱼欢跳的拍打,使得水花四溅。

船员们疯了一样的冲过去,几人合力解开渔网的一个缺口。渔网中的大鱼们如同奔腾的河水,稀里哗啦的随着挡板,被冲入了船舱。

这一船下去,所有人都兴奋的大叫大笑。这仅仅是一艘渔船的捕捞能力就如此的恐怖,若是将船厂的渔船全都改进成渔船,那不知道会捕获多少条海鱼。

区区的通州城百姓,再也不会为食物发愁了。仅靠着这些鱼类,就能度过灾荒年景。

实际上,众人还是过于乐观了些。第一网下去,他们确实是网到了鱼群,这其中有着一定的运气成分。

到得午后第二网下去的时候,鱼获就非常稀少了。除了几条带鱼和乌贼,并没有捕获多少的大黄鱼。

唐小宝皱了皱眉头,自己也是过于乐观了。看来,大海中渔业虽然丰富,可也并不是随便一网下去就能捕获的。

不管怎么说,今日是完成了目标的。事实也证明,他们的捕鱼方法可行。

就连晕头转向的来福,此时面对这么多大鱼的时候,整个人也兴奋起来:“大、大哥,咱们、发、发财了,啊哈哈哈哈,好多的鱼,百姓们再也不会挨饿了。”

这才是最重要的,没错。通州城的百姓们,完全可以度过今年的灾荒不成问题了。接下来,就是如何保存这些鱼了。

用盐巴腌制了晒成鱼干,是最好的储存方法。好在有海盐,腌制咸鱼并没有什么问题。此外,就是熏鱼了。

熏鱼同样也能保存许久,只不过熏鱼需要大量的柴火。远不如,咸鱼来的方便且保质期更长。但是口感来说,熏鱼更好吃一点。

对于灾荒之年的百姓们,草根树皮都是家常便饭。谁还在乎食物的味道,只要能够果腹就行。

而他们捕获最多的,就是这种大黄鱼。大黄鱼身体为黄褐色,腹面金黄,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因此也被称为黄花鱼或黄瓜鱼。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是古人对大黄鱼的描写。

很快,他们有遇到了让所有人恐怖的景象。茫茫大海的海面上,居然密密麻麻的全都是黄鱼群。

唐小宝也是目瞪口呆,他也没有想到,这海上的黄鱼竟然泛滥至厮。

难怪明代朱国祯的《涌幢小品·鱼》曾对大黄鱼这样的描述:初至者为头一水,势汹且猛,不可捕。须让过一水,方下网。大黄鱼数量之多,让渔民都惧怕三分!

在很多地方大黄鱼也被叫做黄花鱼,大黄鱼是一种十分传统的中国海鲜之一,早在古代的春秋时期大黄鱼就已经是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只因为船上那些有经验的渔民,在拍打着船板。就是这种声音,引来了无数的大黄鱼鱼群。

大黄鱼它们会在繁殖期内发出嘎嘎的叫声,但是这并不是叫声而是肌肉拍打鱼鳔发出的声音,于是在繁殖期内就能听见非常响亮的嘎嘎声。

因为人们发现了这种声音可以聚集大量的大黄鱼,因此人们利用了这种习性大肆捕捞大黄鱼。有经验的渔民,正是利用了这种声音,吸引了繁殖期的大黄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