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二百六十九章 群雄

第二百六十九章 群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地形复杂。

甚至于,当初大圣王朝的先帝想过迁都洛阳。为的,就是防止北方北凉人铁骑的入侵。毕竟,如今的京城离着雄州边关太近,若是北凉骑兵入侵中原,京城很容易暴露在敌人铁骑之下。

可迁都要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不是随口一说的事。最终,因为国库的无力支撑先帝放弃了这个想法。

而新晋登基的圣帝只顾着骄奢淫逸,根本就没想过迁都的事。即便如此,洛阳依旧是整个大圣王朝的大都会,依山傍水商业发达。

洛阳是工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城市,虽然在这一时期洛阳地位下降为陪都,在漕运和战争中实力也不断被削弱,但在此过程中,洛阳并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在当年大圣盛世的时候,洛阳大都会是无数商人向往的圣地。去洛阳做生意,往往都会赚的盆满钵满。

洛阳四周环山,中间有河流从城内穿过,水系又以洛水,伊水,涧水为主。正好符合了古人依山傍水的风水观念。

而由于洛水又因为水量大,是天然的漕运渡口,因而进出洛阳的水运道路都是依靠洛水而成的。

《司马光集》曾有:“西都缙绅之渊薮,贤而有文着,肩随踵接。”《邵氏闻见录》。“洛

阳多大家,世以谱牒相付。”

唐小宝对于洛阳城有着很大的兴趣,各路首领有的尚未抵达。闲来无事的时候,唐小宝便带着随从将洛阳城逛了个遍。

当然,高扬是不允许这些起义军的首领随意走动的。唐小宝等人,只好晚上乔装打扮,避开客战中安置的士兵。

令人惊奇的是,洛阳居然没有宵禁。这是继唐小宝的福州之外,又一个不实行宵禁的城镇。

宵禁令古已有之,在《周礼·秋官司寇》就有列“司寤氏”一职专门负责夜禁事宜。《周礼》规定:“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

不过周天子那个时候人心质朴,后来春秋战国之后礼崩乐坏,到了秦汉时期的宵禁,就是单纯的为了防止暴乱。毕竟古代生产力有限,夜间管理十分不便,很多兵变造反的,都往往选择夜间行动。宵禁,就显得尤为重要。

甚至于明清时期,宵禁依旧管理严苛。明清时,也有宵禁的规定,但这时法律上称为“夜禁”。在规定更加明确,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五十下);在已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四十下)。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

唯有大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加上开放包容的政策,在北宋时期取消了宵禁,夜市是

相当的繁华。

宋太祖乾德三年,就曾诏令开封府:“今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可见宋朝初年对于夜市开放时间还是有所限制的,到了北宋中后期,随着人口的进步增加和商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市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夜市在时间上就没有限制了。

后来蔡京更是劝谏宋徽宗,彻底放开了宵禁政策。宋代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写到:“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出,通晓不绝。”

唐小宝自然是知道取消宵禁的好处的,夜生活的兴起,才是一座城市繁荣的象征。即便是生逢乱世,日子还得照样过。

唐小宝所在的福州大本营,就是全面取消了宵禁政策。当然一开始,百姓们对此都颇为畏惧。毕竟千百年来,还没有听说哪个朝廷放开宵禁的。

后来百姓们终于发现,唐小宝的政令是真的。当那些小商小贩为了生计在夜市摆摊,逐渐吸引了一些客人的时候。后来,福州城的宵禁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