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医院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医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才人冷冷的看着他:“就算是公主,咱们也能让她成为皇子。”

二人臭味相投便称知己,陈德贵很快就明白了赵才人的意思,不由得两眼放光:“啊哈,你的意思是,狸猫换太子?”

狸猫换太子其实是民间故事,说的是北宋宋真宗皇帝时期,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立为正宫。刘妃久怀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于是与宫中总管都堂郭槐定计,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时由于血晕而人事不知之机,将一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

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付宦官陈琳,陈琳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乃将其贬入冷宫。不久,刘妃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妃也被册立为皇后。谁知六年后,刘后之子病夭。

一日,太子在冷宫与生母李妃见了面,母子天性,两人都面带泪痕。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触阶而死。李妃遭到迫害靠乞食为生。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将李妃带回开封。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包拯又趁进宫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

,并道出了真相。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丞相。

当然这只是故事小说,不过明朝末年木匠皇帝朱由校没有子嗣,太监魏忠贤也曾想利用狸猫换太子的诡计,用民间婴儿谎称是皇帝流落在民间的子嗣,想让皇帝立为太子。好在这朱由校并不太傻,在皇后的建议下最终立了其弟朱由检为皇帝,是为崇祯帝。

显然这赵才人和陈德贵更为技高一筹,二人对于这种阴谋诡计可谓是轻车熟路。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知道对方的意图。

赵才人的意思是,自己生下个皇子最好。将来就是太子的人选,那就没有小定王什么事了。

若是剩下的是个公主,就有陈德贵事先在自己临产之际,在民间寻觅一男婴,等赵才人临盆之时,将女儿换成男婴。假冒是赵才人所生,至于自己的女儿,则送出宫外有他人抚养。

将来太子登基,母凭子贵,这大权依旧在赵才人和陈德贵的手里。

二人如意算盘打得响,对于这种阴谋诡计是一拍即合。当下,陈德贵便开始在京城张罗,按照赵才人的临盆日期推算,秘密让心腹在民间寻觅男婴。

殊不知,此时的太医院,也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圣帝的残忍暴虐是出了名的,如今圣帝龙体抱恙,这太医院的太医们,

自然是如临深渊。

好在由几位医术精湛的太医诊脉之后,发现这圣帝并无大碍,众人这才放下了心来。此时,在太医院却有两位正直之士,却在密谋一件大事。

太医院的王太医和孙太医,此二人在太医院的药房中,窃窃私语的密谋着什么。

王太医尽量的压低声音:“孙太医,这定王爷被晋封为皇太弟一事,你可曾听说。”

孙太医一边抓药,一边点点头:“京城的百姓们都在传,说若是定王爷将来,这个将来继承大统,则天下可兴,百姓们的苦日子就算到头了。”

王太医“嗯”了一声,先是沉默了一下,接着又道:“孙太医,眼下这天下大乱,各州府郡县流寇四处作乱。定王爷怕是等不得这一天了,我有个掉脑袋的主意,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孙太医一惊,惊恐的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药房,禁不住后背发凉:“只要为了天下百姓,你我性命又如何。”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乏此等义士,虽然王太医和孙太医二人只是太医院的郎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