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位威胁

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位威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代战神小定王就这么死了,死的如此的悄无声息,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京城在震惊过后,日子还是照样过。

清晨的京城百姓们早早就起来了,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只是空气中多了一丝沉闷,每个人几乎都是沉闷着,表情凝重。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东厂的幡子们集体出动,专门缉拿京中散布小定王消息者。可是这依旧堵不住悠悠众口,还有哪些愤怒的百姓们。

百姓们都在私下里议论着咒骂着,好不容易看到了些许的曙光,结果因为小定王的惨死,一切都戛然而止。

大圣王朝也彻底的失去了民心,就连京城那些贩夫走卒们也都看得出来,大圣王朝的末日到了。

圣帝却不这么认为,圣帝身边的陈德贵还有赵才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的心头大患小定王终于死了,威胁到自己皇权的人没了。至于那些所谓的流寇,已经被逼退到了河南。剿灭他们,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小定王麾下大将张增,被启用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代替小定王的位置。

其实圣帝杀小定王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犹豫过。他和小定王乃是同父异母,二人自幼一起长大,说是没有感情那是假的。

圣帝残暴归残暴,可以知道小定王的重要性。如今小定王死了,他的心里反而空落落的似乎失去了什么。

直到圣帝开始后悔,他把自己关在了金銮大殿,严禁任何人入内。然后

,圣帝跪在金銮殿的龙椅面前,痛哭流涕。

圣帝直到小定王的能力,最终还是杀了他。这其中,只因为赵才人生了个儿子。而这个儿子,就是将来皇位的继承人。

圣帝终于有了自己的皇子,小皇子很健康,不会像是之前那些嫔妃们生下的皇子那样的脆弱。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皇储之争有: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夺得了皇位。明朝燕王朱棣为了皇位,起兵造反,篡了建文帝的皇位。清朝康熙帝的九子夺嫡等等,这都是皇储争夺战中最典型的例子。

其中最和圣帝想象的是,北宋仁宗皇帝的立储问题上。

宋仁宗时代名臣辈出,奈何宋仁宗生下的两个儿子先后夭折。于是,他便在宗室中寻找一个孩子过继到自己名下,立为了皇子。

这等同于就是立了太子,一开始宋仁宗是不乐意的。可架不住群臣的劝谏,加上他也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道理,于是选了一个宗室皇亲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的孩子入宫。

因宋仁宗赵祯早年无子,于是在景祐二年,幼年的赵曙被宋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抚养。

赵宗实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常穿着朝服见他的老师,说:“你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

当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呈《宗室六箴

》,仁宗把它交给宗正,赵宗实把内容写在屏风上来约束自己。

后来仁宗皇帝又生了个儿子,取名赵昕,并被封为豫王。这下有亲生的了,养子继承皇位的理由就不存在了。此前的种种疼爱瞬间消失无踪,宋仁顾不得曾经对赵曙寄予的厚望,立马撤了他的太子之位,连同皇子之位也一同撤掉。不仅如此,还把他送出了皇宫,让他回到他的亲生父亲赵允让身边。

因为仁宗皇帝赵祯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自然再也不需要这个养子来继承皇位了。只是后来赵昕也夭折了,宋仁宗只好被迫又把赵曙迎回了皇宫,后来赵曙继承了皇位。

圣帝也是一样,当他得知赵才人怀孕的时候虽然惊喜交集,可毕竟内心是忐忑的。

若是赵才人生的是个女儿,那么自己还是没有他的子嗣继承皇位。可赵才人生了个儿子,圣帝自是欣喜若狂。

太监陈德贵趁机进献谗言,说陛下您已经有了皇子,这定王爷的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