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宣召

第三百五十四章 宣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帝终于宣召了,自己终于能够入宫觐见了。李米心中欢喜万分,圣旨已经说的明明白白,南汉已成为大时藩属国。

成为大时的藩属国,不仅仅是称臣纳贡那么简单。而大时作为天朝上国,也要保证南汉国土的安全职责。

也就是说,周边的敌对势力,以后就不敢对南汉发动侵略了。人家南汉已经成为大时藩属国,等同于是大时的国土了。

明朝时期,朝鲜为我大明属国。朝鲜人学习中原汉人文化,尊崇儒家。同时,奉我大明王朝为天朝上国。

而朝鲜一旦有事,大明王朝就需要帮忙的。比如说,著名的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万历年间,掌握日本大权的丰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率军从对马攻占朝鲜釜山,又渡临津江,进逼王京。朝鲜国王李昖沉湎酒色、弛于武备、政治腐败,军队望风而溃。李昖逃奔平壤、后又奔义州。日军进占王京后,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掠府库。又攻入开城、平壤。朝鲜八道沦陷七道。在这种形势

下,明朝应朝鲜之请,出兵援朝。但援军因兵少力弱,地理不熟,游击史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仅以身免。

明廷得败讯后,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集四万兵马赴朝。次年正月进攻平壤,击败小西行长部,获平壤大捷,此后又复开城,扭转战局。后又进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馆因轻敌中伏,损失惨重,李如松险些阵亡。三月,刘綎、陈璘率军抵朝。明军扼临津、宝山等处,并断日军粮道。

日军缺粮,不得不放弃王京,退缩至釜山等地,开始与明军谈判。为争取时间,明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和议。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为界等无理要求,谈判破裂。

二十五年日军再次发动进攻,明神宗朱翊钧下石星等于狱,以邢玠为蓟辽总督,因李如松已经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战死,所以任命麻贵为备倭大将军,调蓟辽、宣府、大同、山西、陕西兵及福建、吴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汉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军兵分四路,中路董一元、东路麻贵、西路刘綎、水路陈璘,分道向釜山挺进,陈璘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紧密配合,在海上追击敌人最精锐的小西行长所部。

八月,丰臣秀吉死,日军撤兵,明朝联军乘势进击,日军战败。

南汉既然已经成为了大时国的藩属国,就和明朝时期的朝鲜一般无二。有人敢打南汉的主意

,就得掂量掂量他后面强大的中原王朝大时国了。

李米终于能够入宫了,圣旨也说过自己入宫觐见之后,就可以回到南汉复命了。想必,这几个月来南汉国主刘贵生早已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了。

有了上次的入宫经验,这次李米轻车熟路的多。只不过宫中戒备森严,规矩礼仪更是不容有失。李米跟在前面的太监之后,小心翼翼。

这次,唐小宝没有选择在皇宫的大殿金銮殿内接见。而是,选择在了京城皇宫的长乐宫内。

长乐宫暖阁内,殿内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不得不佩服古人建筑之奇。长乐宫内有火墙,宫殿后面有个专门的偏殿。偏殿内,就是类似于一个火炉的东西。

只需在偏殿燃柴,热气经过殿内的火墙,就会使得长乐宫内温暖如春。即便是冬天外面鹅毛大雪,殿内依旧暖和。

夏天,则由宫中地窖的冰块,也是由火墙进行降温。只是冰块在夏天储存不易,即便是有地窖,想保存起来也是个不小的工程。

井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