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三百九十五章 琉璃

第三百九十五章 琉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父子二人跟过大圣王朝的官兵,也跟过流寇。好在如今总算是天下太平了,父子二人便流落到了京郊,在这官道边上做起了打铁生意。

好在这是一门技术活,没有相当的技术,是做不出来好的铁器的。父子二人打铁的手艺精湛,附近的不少村民都会找他们打造一些农具之类的东西,父子这才二人勉强糊口。

即便是遇到这一队官兵,这对父子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慌,到哪里他们父子二人也能混口饭吃。

就在这个时候,唐小宝走了进来:“你就是这铁匠铺的老板,怎么称呼?”

老者倒是颇有礼数,对着唐小宝施了一礼:“回公子爷的话,小人牛大春,这是犬子牛蛋。”

唐小宝一怔,不由得大为好奇:“这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吗,牛马不相及。既然二位姓牛,为何这里挂的招牌却是马家铁铺?”

老者也并不生气,对着唐小宝一拱手:“哦,公子爷有所不知。我父子二人这门手艺,是传自于我的结义兄长。我那兄长姓马,奈何死于乱军之中,小老儿不敢忘了兄长大恩,是以挂了这招牌还是马家招牌。”

唐小宝点点头:“倒是有情有义,这样吧,今儿你这铁匠铺我们包了,陈琳。”

陈琳走过去,又拿出了一锭银子。这锭银子足足有五两,父子二人不吃不喝,一年也赚不了这么多。

老者不由得大惊,双手乱摇:“不不不,使不得,

这可万万使不得。这、用不了这许多的。”

唐小宝微微一笑:“拿着吧,我还有许多事需要你帮忙,咦?”

说完,唐小宝登时被火炉内的炉火给惊呆了。进来的时候他并没有仔细观察,此时这才发现,这火炉内燃烧着的,竟然是煤炭。

“你、你这石炭从何而来?”唐小宝不由得大为好奇,指着炉内的煤块,还有堆积在墙角的那些黑煤。

老者也不隐瞒,当下跟他说道:“公子爷有所不知,此去京郊西山,山后一个土坡,那土坡之下全是这些玩意儿。我父子二人不忙之时,便背着箩筐上山采挖一些。”

原来如此,唐小宝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原来早就有人发现了西山的煤矿,这天权军竟然搜寻了这么久都没有找到。

而这对父子只能背着箩筐,步行着去那西山煤矿,一点点的将这些煤炭从西山运下来。路途遥远,二人一路也背不了许多。平日里,想是这二人甚是辛劳。

煤炭的温度高,用来冶铁效果最好不过。让唐小宝惊喜的是,这些煤炭质量非常好。燃烧起来,在风箱的加持之下火势凶猛。

用煤代替柴薪烧火取暖早在汉代就开始了,唐代的都城中还是以烧木炭为主的。在宋代的汴京中,烧石炭取暖已十分普遍了。用煤炼铁早在汉代就开始进入试验阶段,在北魏人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有明确的记载,但只是在宋代,这项技术

才开始广泛地应用到冶金方面。

用煤炼铁的缺点是产品含硫量较高,但由于煤的燃烧值高于木炭,所以能够节省下大量的木炭。铸铁方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风箱这种优越的装置,风箱在向前和向后的抽送过程中都能鼓吹出空气,将连续的空气流输送到熔炉。而西方的风箱在向下压的时才排出空气。风箱不断吹气,不断提高炉膛的火力,这使熔炉能产生足以将铁熔化成液态的高温。

“这个,牛大春,你们去准备一些草木灰,我要一些纯碱。”唐小宝说。

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牛大春父子二人应了声。草木灰比比皆是,百姓们都是用来做碱粉掺在面食中的。

其实玻璃在我国早有发现,在冶炼瓷器的过程中,工匠们早已做出了琉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玻璃制品。

只不过,这玻璃制品做出来都是带有颜色,是没有办法制作出来透明的玻璃的。直到后来罗马人将原先材料中的沙子用精纯的石英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