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招工

第四百一十二章 招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主要是百姓们对于官府已经彻底失去了信任,塔西佗效应,当朝廷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说假话,做坏事。

自大圣王朝伊始,朝廷所颁布的一些法令,就纯属于放屁。以至于,百姓们对官府的公信力早已不再信任。

要知道,西山玻璃厂的大量招工,官府的告示是,每个月得钱一千文。也就是说,一个月一两银子。

在这个时代,货币相对保值。就连国库一年的税收,也不过区区四百多万两银子。相比于各个朝代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税收,这点赋税实在是低得可怜。

不过,这个时代的物价也相对低廉。四十文一只的母鸡,在大时王朝仅需要八文钱。而一个寻常的百姓,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二三两银子。

去西山工作,竟然一个月有一两银子的收入,而且这还仅仅是普通工人也就是说没有手艺只知道出力气的家伙。而那些工匠手艺人,则俸禄高的离奇。一个吹制玻璃制品的工匠,月奉足足有三两银子之多。是一个寻常百姓,一整年的收入。

即便如此,设在京畿招募处的牌子下面,应征者依旧是寥寥无几。

顺天府的几个官差百无聊赖,这都过去一个多月了,前来报名去西山的在本子上只记下了薄薄的几页。

唐小宝得知消息之后也很是郁闷,甚至于,他动了让百姓服徭役的念头。

什么是

服徭役,就是每年百姓都得有为朝廷免费干活的任务。“服徭役”有两种,一种是兵役,服役两年,官府供给衣食杂用。另一种是无偿劳动,每年一个月,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等于无偿帮政府干活一个月。

官富子弟可出钱雇人代役。戍边者由官府供给衣食杂用。更卒,是每个傅籍的男子除服正卒、戍边两种徭役外,每年还须在本县服1个月的无偿劳役,从事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劳动。

因役人轮番服役,所以叫作“更”,役人叫作“更卒”。不愿或不能亲自服役者,可出钱两千文雇人代役,或官府不需其亲身服役而命令他出钱代役,曰“过更”,这笔代役钱称作“更赋”。也有因特殊情况免役的,曰“复”。免役者包括:宗室、贵族、有高爵的官僚及其亲属,县、乡的三老及被选为孝悌力田者。

虽然大时王朝没有取消服徭役的制度,可是唐小宝并没有在全国颁布政令,强迫百姓每年服徭役。

其实服徭役制度也是无奈之举,奈何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就是如此。若不是强征百姓服徭役,那么多修建城墙、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工作就将没有人去干了。

“陈琳,把城南巡察使的奏疏给朕拿过来。”西山的事物繁杂,让唐小宝心烦意乱。要知道,这西山玻璃生

产规模上不去,国库的收入就会减少。

好不容易生产了几十车玻璃工艺品,这些都作为赏赐送给了北凉和西川。以目前西山玻璃厂的生产规模,根本就无法满足需要。

南城那边,唐小宝打算建一个钢铁厂。不同于这个时代的小作坊,唐小宝要建立起一个大型的钢铁厂。至少,能够满足军队的日常所需。

摆在唐小宝面前的就两个字,没钱。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治大国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国库里没有钱,你搞个锤子的建设。

可唐小宝还是要从牙缝里挤出前来,军备绝对不能放松。那可是,关乎于大时国的安危。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使得百姓们能够吃得上饭。经济复苏了,才有势力对抗北凉和西川。

同时,发展经济的同时,军事也绝对不能放松。西川和北凉都学会了冶铁术,他们会有马镫马鞍,会有弯刀会有弓箭。这些,对于大时的将士都是致命的。

因为他们有战马,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