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四百四十章 帝王权术

第四百四十章 帝王权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部落中也出现了两大阵营,为此争吵不休。一派觉得,大时国已经尽显诚意。他们派来了工匠,教授咱们冶铁。还有,教授当地百姓耕种。这使得北凉百姓的温饱,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另一派则不然,他们认为此时趁着大时内乱。赶紧出兵分一杯羹,毕竟雄州边关以南汉人广袤的土地,有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还有无数的美女。

两国只有永恒的利益,哪儿来的朋友。如今大时是畏惧我们大凉,这才对咱们卑躬屈膝。有朝一日他大时国强大了,岂还把咱们放在眼里么。

国王乌飞很聪明,他并不急于的表态。之前唐小宝也不懂,朝臣议事的时候,每当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唐小宝往往支持其中一派的时候,反对派的臣子就会极力反对。甚至于,打着关心社稷的幌子,痛哭流涕。

而唐小宝支持的那些臣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也往往蹬鼻子上脸,要这要那。

后来唐小宝就学聪明了,每当臣子们意见相左的时候,他并不急于表态。而是,静观其变。直到臣子们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并且指出来自己的意见理由和原因。到最后盖棺定论的时候,唐小宝才会针对利弊发表自己的决定权。而往往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没有人再去质疑皇帝的意见了。毕竟,该讨论的都已经讨论完了。

这就是帝王之,作为帝王在统治上要面对的无非是三

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对民,怎样才使民富足及顺服;

二是对吏,怎样才能使官吏更有效的为政权服务;

三是对己,该怎样巩固自己的权势、修养自己的德行、平衡各股政治势力,才不致被其它政治势力所威胁。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韩非子》以“法”、“术”、“势”三位一体来解决这问题。何为“法”?“法”者,治民之法典;何为“术”?“术”者,驭吏之权术;何为“势”?“势”者,巩己之权势。对于君王而言,“法、术、势”三者缺一不可,都是帝王手中的治御工具。以势为后盾,用术来驾驭群臣,用法来统治人民,此为“帝王之术”之根本。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没有非黑即白的东西。只要对于皇权有利,忠臣和奸臣的界限,都非常模糊。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为什么很多帝王都会冤杀忠臣的原因。因为对于帝王们来说,是非善恶都不重要,对自己的皇权有利才重要。

帝王之术涉及到权谋学、运筹学、管理学、阅人用人术、纵横术等诸多学问辅助运用。它是一门综合性、特殊性的哲学。

唐小宝也是用了很久,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很明显,这个北凉国王乌飞,对此是轻车熟路。两派首领都在为不为出兵大时,吵得不可开交。

“别忘了,那大时国小皇帝的七星军可不是好惹的。就连那前朝的小定王都不是其

对手,咱们莫不要竹篮打水一场空。好不容易如今和大时搞好了关系,一旦双方交恶,对咱们可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没错,大时那边的琉璃可是好东西。咱们,用这些琉璃和胡商换了多少好东西。这个时候和大时开战,你们脑子没问题吧。”

“哼,你们只顾着眼下的利益。此时大时国早已内乱,群雄并起。那小皇帝再怎么厉害,又岂能有三头六臂不成。他的七星军不过是区区几十万人,这些人还要去对付那些造反的诸侯。咱们不趁势攻取中原更待何时,什么琉璃,咱们夺取了中原什么都是咱的。”

“嗯,我觉得咱们也应该出兵。若是被西川抢占了先机,咱们岂不吃亏。”

群臣吵个不休,对于是否出兵大时,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而自始至终,国王乌飞都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直到群臣争辩了足足半个时辰,众人谁也说不服不了谁的时候,纷纷把目光看向了国王乌飞。

“罕王,你说该不该出兵,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