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四百五十三章 紧急军情

第四百五十三章 紧急军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若不是罗英的儿子,七娃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这次,最恼恨他的当属大娃。可以说,若不是因为罗英在,大娃极有可能会弄死七娃的。

几个兄弟中,大娃和众兄弟都不合。倒是四娃,和其他几个兄弟相处融洽些。就连阴阳怪气的七娃,也极少说四娃的坏话。

五娃战死在泸州城外之后,其他的六个儿子除了四娃,似乎都难成大器。罗英也懒得管了,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剑门关外的时军动向。

“报,报!紧急军情,紧急军情!”就在这个时候,帐外一个传令兵,火急火燎的奔了进来。

所有人都是一惊,此时不是考虑罗英称帝建国的问题。而是,如何对付这些来势汹汹的时军。只要剑门关守得住,罗英他们就丝毫不慌。

一听是紧急军情,罗英和几个儿子都紧张了起来。除了,只知道吃的六娃。他对此,是茫然无措的。

传令兵急赤白脸的冲了进来,倒是满脸的欣喜:“报大王,时军、时军退兵了!”

罗英的眼睛登时直了,只听得那传令兵继续说道:“剑门关的兄弟们来报,说是时军已经退却二百里。咱们剑门关,保住了!”

众人一听,登时都是大喜过望。尖嘴猴腮的三娃,拽着四娃兴奋的大叫:“四弟,你听啊四弟,时军退了,时军退兵了。”

董小六他们退兵,这就意味着朝廷已经无力进攻川蜀。蜀道之难,他们也望而却

步了。

罗英则凭借天险,成功的守住了家门。时军看来是粮草不济,终于退兵了。

就连阴阳怪气的七娃,也哼哼着说道:“没想到这时军终究还是栽了跟头,咱们啊,幸亏还是听了四哥的话。四哥当初说的,可就是咱们退回川蜀守住自己的大本营。”

二娃捏着兰花指,轻蔑的瞥了七娃一眼。不过,他并没有开口讥讽,说当初还不知道是谁也曾反对四娃撤兵的。

二娃知道七娃阴阳怪气的性子,他可不想去招这个霉头。招惹了七娃,必然会被阴阳怪气的讥讽一番。

罗英是格外的高兴,他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好哇!时军退了,证明他们怕了。今夜咱们要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时军已经退兵二百余里,短时间内是不会再来进攻的了。要知道大军开拔,可不是说走就走那么简单。这需要充足的后勤保障,粮草物资缺一不可。单单是将士们安营扎寨所需要的营帐,就是个大问题。

如果继续在城外三五十里扎营也就罢了,这次董小六他们一口气退兵二百余里,撤回了自己的城池防线。这就证明,短时内内是打不了剑门关了。

实际上,也确实是如此。朝廷这边,出问题了。

不是所有的幸运都向着唐小宝的,上天有时候也是相对公平的。黑火药虽然给了时军底气,然而此时火药作坊生产的黑火药终究是数量有限。在攻打四川罗伟表

的时候,几乎已经消耗殆尽了。

川蜀军只是仗着天险,罗英也知道这个道理。一旦天险被攻破,罗英不是七星军的对手的。这也是当初,罗英和四娃退回川蜀的原因。

盛产黑火药的硝石,就在川蜀之地的地盘老君山。老君山悬崖峭壁上众多的神奇硝洞,蕴藏着数量巨大的战争利器。

这些,都是明清时期开采出来的。要知道,整个老君山的硝石矿,几乎是供应了满清乾隆时期火药的主力。

老君山硝洞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开发最久、持续时间最长的火药原料生产场所,也为中国是火药发明国的论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支持。

史料记载来看,唐代末年火药已经在战争中应用了。只不过,那时候的火药并不能起到爆炸的效果。只是,用来辅助作战。而在宋代,有四座道观修建在老君山的深山树林里,也许跟火药的发明有着一定的联系。

宋代,也是火药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