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敌人

第四百五十九章 敌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万多斤火药,看似其实并不多。可就这点火药,还是火药作坊一个月的成果,能不能攻下南天门就靠这些火药了。

这次,押送货船的是天权军指挥使孔祥鑫。而货船上,也都安插的是天权军将士乔装打扮。

或许真的是巧合,又或许是敌人知道了什么动向。一路上,众人竟然都平安无事。许多时候,孔祥鑫都是故意放松警惕,可是货船还是一路平安,并没有遇到什么凶险。

烦民奉己之事,朕必不为也。开导沟洫以济京邑,盖不犹已耳……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注重河道的治理。

因为在这个交通闭塞的时代,水运无疑成了最合适的运输工具。水运的运货量巨大,可以将粮食物资等物品,经过较远距离的运输。这些,都是仅靠着骡马运输的人力所不能比的。

古代打仗,粮草不济几乎是常有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如此可怕的原因之一。骑兵的机动性强,可以远距离作战。步兵则不然,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根本不行。

要命的是你打仗带着后勤保障,还需要随时保护后勤的安全。否则自己的粮草一旦被人所抢劫或者焚烧,大军便迅速溃败。

要知道古代士兵作战可不是像现在可以自己带粮食甚至吃压缩粮食能够顶几天的,在古代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古代作战主要还是靠朝廷向前线运送粮草,而粮草在运输途中

也是会消耗的。

因为押送粮食的人也得吃饭,总不能饿死,再加上恶劣天气影响,路上出事耽搁,实际一石粮食能够真正运到前线的估计只有一半左右。特别是规模巨大的战役,那消耗的粮食更是不计其数,需要朝廷提前运送大批粮食到相应的地方去,否则等到战争打起来在运送根本是来不及的。

许多时候,押送粮食的车队,所消耗的粮食比军队吃的更多。尤其是远距离作战的时候,情况更糟糕。

每个民夫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带五天的干粮。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十八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这些士兵就只能前进九天的路程。

甚至于在唐朝的大将李靖征突厥时,朝廷从山东运粮到河套单程就需要近两个月,途中粮食的损失高达百分之九十!在亩产极低的古代,一次出征耗掉大半个国家的财力也毫不稀奇。

这也是,董小六他们为什么在剑门关外退兵的原因。因为七星军的后勤不可能保障这么久的补给,他们只能退回城池伺机再动。

“孔将军,您是不是多虑了。上次沉船实属意外,不然的话,咱们怎么没有遇到敌人偷袭。”手下问道。

孔祥鑫却摇了摇头:“越是一路平安无事,我反倒越是觉得蹊跷。此次咱们运输火药,除了船上的兄弟们外人是无从得知的。这敌人偏偏没有任何的动静,他们显然是

事先得知了咱们在船上的。”

手下不以为然:“将军您想多了,这些兄弟都是您亲自挑选的。哪一个,不是跟着一起出生入死的。再者说了,咱们得到军令之后便上了船,就算是通风报信也来不及。或许,上次沉船只是个意外罢了。”

孔祥鑫“哼!”了一声:“放屁,这种话骗骗小孩子也就罢了。沉船之事,绝非意外。”

手下也是一愣:“可、可圣上不是也说,沉船乃是天意么。”

孔祥鑫冷笑一声:“你真以为陛下是这么想的吗,陛下早就知道这其中有问题。可是没有实质性的证据,陛下是不会说什么的。咱们先把这批货送去川蜀再说,这案子,我一定要给它破了。”

其实傻子也看得出来,上次的沉船案子实属蹊跷。首先他们航行的水路路段一马平川,底下有也都是淤泥。所谓的触礁之说,根本就站不住脚。

更为诡异的是,船上的船员无一幸免。要知道这不是在大海,而是在航运。在漕运河道,怎么可能无一生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