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中举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中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个落第秀才,原本是不会引起唐小宝注意的。只是眼前这个花白老者,让他不注意都难。

唐小宝清晰的记得,朝廷刚进行完各地的乡试。想来,此人并没有高中,或者说,他甚至于根本就没有去参加乡试。

一个穷酸秀才,想去参加乡试也是需要路费。也是需要钱财的,这家伙一看穷困潦倒。乡试他考了几十年都无果,说不定已经放弃了。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乡试中举,基本上可以说是步入仕途了,只有做了举人,才会成为人上人的资格。

我们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中了举人之后,也闹出过不少的笑话。可最终,范进还是进入了官场,一度做到了教育厅长的位置。范进还高中进士,随后他官运

亨通,做了“山东学道”,是个正三品的地方高官。范进做的山东学道,在该省仅次于巡抚,与布政使和按察使同级,算是位高权重。

眼前的这个老者显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大时王朝的官员俸禄极低。可即便如此,那些官员们入则妻妾成群,出则宝马香车。这些钱,他们是哪里来的呢。

这就是做官的好处了,比如说眼前的这个老书生,他十几岁便考中了秀才,一直被传颂为神童。

奈何时运不济,这个所谓的神童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无所长进,依旧还是个穷秀才。

唐小宝建立大时帝国,处于对人才的渴望。朝廷还是认同前朝的功名,比如说你是大圣王朝的秀才,在大时王朝依旧还是个秀才。你是大圣王朝的举人,依旧是大时王朝的举人,你的待遇还不会变。

若是眼前的这个老者认了命,他不再抱有功名的梦,而是选择做一个教书先生之类的职业,其实勉强还是能够解决温饱的。毕竟,朝廷正在大兴学堂,像是他这样的读书人,还是有一定的用武之地的。

然而这个老者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几十年过去了,他的生活丝毫没有改变。家里已经无米下锅了,妻儿老小都跟着饿的老眼昏花。

当地的乡绅都瞧不起他,说他是读书人的耻辱。那些寻常的百姓虽然表面上不敢说什么,背地里却也在指指点点,说他是个四体不勤五谷

不分的白痴。

他成了所有人嘲笑的对象,就像是咸亨酒店里的孔乙己,是人人都嘲讽的对象。

这老者抱着手里的老母鸡,在街上东张西望。突然,他的一个邻居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一把拽住了他:“周佺啊周佺,你还有心思在这卖鸡。你快回家看看吧,你的家被人给砸了。”

邻居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这让这个叫周佺的老者大吃一惊:“什么!”

说完,这个叫周佺的老秀才,抱着手里的老母鸡,慌慌张张的就往家里奔。

当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自己平日里小心翼翼,不曾得罪过人家。怎地这无缘无故的,家里竟然被人给砸了呢。

周佺深一脚浅一脚,跟着邻居慌慌张张的往家走。唐小宝大为的好奇,他看了一眼身边的陈琳,没说话便悄悄跟了上去。

七拐八拐,不知道走了多久之后,他们来到一处贫民窟,这里同样都是低矮的茅屋。

然后,唐小宝看到这个叫周佺的人家里,此时已经挤满了人。本来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