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四百八十七章 自以为是

第四百八十七章 自以为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个清官固然深得民心,可清官未必是一个皇帝所需要的。包括唐小宝,他认为一个帝王的合格与否,看的是治国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天授,也就是说能否做一个合格的帝王,还是要看个人能力。

唐小宝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明君,这种谦虚的态度,可以使得他少犯很多错误。因为唐小宝清晰的知道,时代中的一粒沙,落在个体头上就是一座山。

一个九五之尊的帝王,在金銮殿大手一挥,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事。皇帝的每一个决定,关乎于百姓生计。

比如说,明朝的武宗皇帝曾经一度禁止民间食用猪肉。只因为,朱和猪的谐音。一个皇帝不会去在乎,这样一道政令,对百姓们意味着什么。

李唐皇帝曾经禁止百姓食用鲤鱼,只因为鲤李同音。宋徽宗因为属狗,曾经下旨民间百姓禁止杀狗。

唐小宝当然不会如此的糊涂,他还不至于糊涂到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来。皇帝要避讳名字的,而唐小宝的名字中小宝实在是寻常之至。若是按照帝王身份,民间百姓的名字中都不得出现小宝。

然而实际情况是,唐小宝并没有去追究,甚至与他亲自颁布诏书,百姓,无需避讳圣名。

眼前的这个周佺,仅仅是中了一个举人之后,便逆天改命。不止是当地的富商豪绅纷纷前来结交送礼,就连当地的赵知县,也是亲自登门拜访

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个,相互走动成为朋友。像是周佺的这样的举人,很大概率是会做官的。

正是因为此时的周佺尚未封官,便赶紧来结交一番。他日周佺飞黄腾达了,这些富豪乡绅们,便可以借着他的名号为自己牟利。

而赵知县也知道,这个周佺将来若是做了官,那他们就是个同僚。大时国如今百废待兴,正是缺官的时候。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个赵知县和那些土豪乡绅们是一样的,他们的结交,不过是一种投资。

就连那些纷纷都来攀亲拍马屁的街坊邻居,也是为了各自利益。

赵知县一来便热情如火,他紧握着周佺的手:“哎呀呀呀,贤弟。本官这公务实在是繁忙,本来早该拜访,早知贤弟住在这等地方,本官好歹也该给安置一下。这样吧,东城本官还有一处三进的宅子,贤弟若不嫌弃,这便搬去住下。就这样定了,那个谁,秦捕头你去准备一下。堂堂的举人之身,住在这里成什么样子。”

知县大人都发话了,围观的百姓们登时附和了起来。其中,有人说道:“既然县太爷都说了,周老爷可就别再客气了。”

“就是就是,县太爷百忙之中还想着周老爷住处。我看这处破房子也就不需要修缮了,大伙儿人多帮帮忙,这便搬了去。”

众人都在劝着,赵知县立刻就高兴了起来:“看到没有贤弟,你可切莫推辞。你若是还住

在这陋室,那丢的就是朝廷的颜面了。这东城的宅子是官府赠与你的,我会上书许昌,知州大人必然准许。民意不可违,贤弟莫要推辞。”

按照朝廷规定,高中的举人若是生于贫民之家。当地的地方官,可依地方条件,给予避雨遮风之居所。

也就是说,像是周佺这样的人。他高中了举人时候,地方知县确实是有义务给他赠送一处民宅。而这笔钱,都是有朝廷所出。

只需要赵知县将此事以奏疏的方式上奏许昌知州,由知州恩准之后,再上奏朝廷。这件事,就算是这么定下来了。

一个布衣之家的举人,就得到了官方赠送的房子。而赵知县一口一个贤弟的叫着,这使得周佺是受宠若惊。

很快,周佺就镇定下来,他慌忙回礼:“晚生久慕赵大人英明,今日一见三生有幸。既然赵大人如此客气,晚生那就却之不恭了。”

周佺并没有拒绝,意思就是肯和赵知县结交了。赵知县哈哈大笑,内心欢喜不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