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五百三十五章 朝规

第五百三十五章 朝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董七七面前,唐小宝是不会过多的表露出什么东西的。这些朝政方面的事,唐小宝也不想让她过多的为自己担心。

“陛下,您问起这些做什么。”董七七突然好奇的问。

唐小宝微微一笑:“没什么,朕只是随口一问。”

次日朝会,早朝的时间那叫一个早。古人似乎个个都是闻鸡起舞的主儿,还没听说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日晒三竿还不起床的。

就连唐小宝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如今也真正做到了早睡早起。

今日朝会,是唐小宝近一年以来,第一次在金銮殿组织上朝。

所以唐小宝故意起了个大早,吩咐陈琳,让自己提前一炷香时分,来到大殿。

谁知,唐小宝来到金銮殿的时候,原本以为自己是早到的。他来的时候,钱不通和大部分文武百官已经到了。

钱不通坐在了一个显眼的位置上,他是左侧首臣。在他的身边,围了一大帮子的臣子。

鉴于这个时代相对开放,上朝的时候是无需跪拜的。顶多,大家伙儿也就是站着上朝而已。

因为朝中多有前朝遗留下来的老臣,他们年纪都不小了。一个个花白胡子,有的老态龙钟甚至于走几步都得喘几口气那种。

唐小宝不忍让这些老臣在上朝的时候站着,于是破天荒的朝会赐座。

而朝中文武百官是按照品阶分大小的,总不能你让一个三品官员站着,一个六品散官坐着吧。毕竟官职的大小,

也不是依照年龄来划分的。

最终,唐小宝下旨所有臣子,上朝一律赐座。自此,大时王朝的早朝,百官坐着朝会已成惯例。

在不一样的朝代,皇帝和官员议政的方式有都有些不同。比如秦汉时期,皇帝和官员们议政时,那都是席地而坐的。比如《后汉书·戴凭传》:"建武中正旦朝贺,帝令群臣能说经者……凭逐重坐五十余席。"

当时朝堂上的确流行着席地而坐的风习,所以在上朝入殿之前,都要先脱下鞋子才能进入。到了隋唐时期朝中重臣上朝,也是会有坐的位置。

而到了宋朝时期,当朝宰相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重,便自愿撤去坐席,站着跟皇帝商讨政务,于是后面的官员在上朝时也就跟着一起站起来。

实际上,还有一种更为主流的说法。那就是朝臣上朝由坐而站并非自愿,而是皇帝的授意。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得国不怎么名正言顺,他是欺负人家的孤儿寡母夺取的皇位。当然,赵匡胤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没有像西晋司马家族那么阴狠,灭掉了曹魏一族。

当然风水轮流转,最终司马家族也是自食恶果。司马懿父子当年对曹魏有多狠,晋朝的末代皇帝就有多惨。

司马懿把无耻展现的淋漓尽致,他派人告诉曹爽,他对着洛水发誓,只要曹爽投降,必定不会伤其性命并保其富贵一生,而手握天子身份

与大司农印章两大王牌的曹爽竟轻易放弃了抵抗,乖乖向司马懿投降。

结果,曹爽、曹曦及何晏等被诛三族,在淮南二叛时,曹魏忠臣毋丘俭、文钦等同样族诛,淮南三叛时,诸葛诞战败被杀,命运同样是被诛三族,此外,曹魏皇帝曹髦也被司马昭手下成济所杀。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最后司马家族也被刘裕给灭了族。

而北宋的赵匡胤虽然不怎么地道,然而在皇权面前这些都不是事。至少赵匡胤网开一面,还算善待柴氏一族。

而刚刚建国的赵匡胤,他的皇位是夺来的。于是,赵匡胤就觉得自己的帝位不怎么安稳。他总是想方设法的,打压武将。

最终,宋朝呈现的是一种重文轻武的病态局面。重文轻武并不是说一味地不对,对于武将的打压过于严重,只能造成军事上的羸弱。

虽然说,宋朝的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