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变脸

第五百三十八章 变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钱不通和令狐云龙是一前一后进的大殿,自进殿之后,令狐云龙便一直在观察着皇帝。

奈何离得太远,看不清唐小宝的表情。众人愈是忐忑不安,纷纷各自入座。

就连今日朝会的气氛,都显得沉闷无比。没有了钱不通和令狐云龙的授意,百官们上书的积极性也不太高。

就连唐小宝,也慵懒的在龙椅上打了个呵欠:“诸位卿家,今日可有本奏。”

“臣有本奏。”一个老臣,颤颤巍巍抱着笏板从凳子上站了起来。

唐小宝抬起头,看到是朝中老臣王宏才。

王宏才抱着笏板,朗声说道:“启奏陛下,陛下离京日久,得回京城。而今算得上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臣想,陛下该开坛祭天了。”

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

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

君权天授,历代帝王都讲求自己帝位的正统性,那就是上天赐予皇帝的地位,所以要对苍天充满敬意。

祭天陈设讲究,祭品丰富,规矩严明。一般祭坛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

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锥形。

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牌位,神幄为长方形;神位前摆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

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圜丘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鎛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为了达到其宣扬神权以维护皇权的目的,要求输祭天事条的人员,不得有任何差错,否则要予严惩。

唐小宝是极其反感这种活动的,这祭天的各种礼仪规矩,简直如老太太的裹脚布是又臭又长。

祭天典礼包括“择吉日”、“题请”、“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庆成”等多项仪程。

唐小宝在刚刚建立大时王朝不久,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举行过祭天大典。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一种直想骂娘的冲动。

在正式祭祀时,皇帝需完成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个步骤,过程冗长,礼仪繁缛,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每个祭祀环节,都有音乐和舞蹈,唐小宝几乎要昏昏欲睡了。

作为一个皇帝,确实是算得上是日理万机。各种事物千头万绪,对于一个刚刚诞生的王朝,这实是情有可原的。

大到国家政务,小到后宫琐事,唐小宝不免有些失眠。尤其是刚刚建立大时王朝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整夜整夜的失眠。

说也奇怪,到了祭天或者祭祖之类的活动的时候,唐小宝便昏昏欲睡。恨不能,睡它个三天三夜。

而这次翰林院一品官员王宏才,竟然提出要祭天,无异于触动了唐小宝的逆鳞。

谁知,唐小宝竟然破天荒的点点头:“嗯,朕也觉得该祭天了。”

然后,唐小宝又打了个哈欠:“还有奏本么。”

满朝文武不再吱声,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因为有一些臣子,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目光看向了钱不通和令狐云龙。

钱不通立刻就坐卧不安了,他只好站起身:“回陛下,而今四海承平,老臣今日无本。”

唐小宝又把目光转向了令狐云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