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五百四十九章 阅卷

第五百四十九章 阅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唐小宝成立的太学学府,并非单单是为了国家培养修身治国忠君,而是为了发展科技。

这也是此次科举的目的,从考生们的试卷就能看得出来。此次试题对于大多数考生们来说,无异于天书。

然而,你不能小瞧了古人的智慧。总有一些天赋异禀的家伙们,看到试卷的那一刻他们没有半点的犹豫,开始疯狂的奋笔疾书。

考场的气氛肃穆,除了考生翻阅试卷的声音,笔墨纸砚的声音加上监考官的脚步声,几乎没有别的声音了。

其实唐小宝出的,都是一些简单的珠算题。此外,还有一些物理生物之类的入门知识。这些都是极其浅显的内容,却能颠覆古人的三观。

比如说,日升日落天圆地方之说。假设天圆地方,天涯海角之处又在何方?天涯之外,又是什么。

有没有可能,天是虚无缥缈的,地却是圆的。如同蹴鞠之上的一只蝼蚁,蝼蚁所观之蹴鞠,如我等生灵观之大地。

足球起源于蹴鞠,有没有可能,我们所处的大地,就如同一只蚂蚁站在足球上。在蚂蚁眼里,足球就是个巨大的世界。

类似于这样的试题还有很多,由的考生会写上这纯属谬论。天圆地方,才是正道。

也有的考生对此表示怀疑或者赞同,他们认为只要是没有论证过的东西,任何假设都有可能。

又比如另外一道试题,论蝗灾。

意思是,假设你是地方官员,此地发生

了旱灾。紧接着蝗灾四起,你如何应对。古语有云:“蝗即鱼卵所化”,又如《太平御览》记载:“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

蝗虫能够“飞天遁地”入海,还可以化作鱼虾,这点和《庄子》中所记载由“鲲"变“鹏"的化生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曾曰:“万物皆化”,即万物皆可化生,这一观点在古代普遍流行。”

古人认为,蝗虫乃是鱼卵或者鱼虾所化。水里的鱼卵,干旱之后就会变成蝗虫。而蝗虫入海,则将卵下入水中成为鱼卵。

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

有的书生回答,蝗虫既是鱼虾所化。当捕尽水中鱼虾,使之不能为灾。也有的人回答,此为杜撰之词,并无实际证据。

试卷由阅卷官员批阅,然后开始排名。问题是,这些阅卷的官员,对于试题的答案,也是一无所知。

比如说天圆地方的答案,这东西又没有人见过,古往今来也没有听说谁真正到过天涯海角。天涯海角是不是也真的有无根擎天柱,四海之外又是什么。

既然大地是方的,那么海水从何而来,这些海水又流向了那里去。这些,都没有人知道答案。

就连考官们都不知道试题的答案,阅卷自然也就无从阅起。

在卫国公的建议下,誊录糊名制度正式开启。考生送给阅卷官员的试卷,并不是考生的原卷,而是经过了誊抄过的。这个过程,叫

做“糊名易书”。

考试收卷后,首先会将考生的卷子交给弥封官,由弥封官们把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折叠掩盖起来,用空白纸弥封后,再加盖骑缝章。此所谓“糊名”,即把包括考生姓名在内的个人信息隐藏起来。

之后,为防止考生在试卷上留下记号,或是阅卷人员认出自己熟悉考生的笔迹而作弊,还会由专门的誊录人员将弥封后的试卷如实地重抄一遍。为了防止誊录有误,誊录人员每天的工作量均有限定。此所谓“易书”。

首先是本省学宫的人员要回避,并对顶替冒名入场、代人改篡者从严治罪。

其次,就是誊录手不得携带墨笔入场。誊录试卷时,誊录手统一使用朱砂红笔,所用的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由于,考生的原始试卷是用黑墨书写的,所以称为“墨卷”而誊录后的卷子,是用红笔写的,故称为“朱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