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五百五十五章 炼丹

第五百五十五章 炼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慕云天告诉乌鸦,他们知道火药的配方中有硝石。同样,乌鸦刚告诉慕云天,火药的配方中有硫磺。此外,还有蜂蜜、红铅、车河子之类的补药。

因为他们不知道需要木炭,可是蜂蜜之类的东西,在炒制的过程中也能产生木炭。

于是,火药便诞生了。

即便是诞生了又怎样呢,不管是北凉还是西川。他们做出来的火药,充其量只能冒烟和蹦跶几个火星星。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北凉国王乌飞的脸,一下子就黑了。

学成归来的乌鸦,心里也没有底:“莫不是,西川框我?”

他的老大百灵还是有脑子的,于是说道:“不可能,而今咱们的敌人是时国。慕云天,不会这么做的。”

“那到底是如何,为何咱们做出来的东西,只会冒白烟。”乌鸦满脸不忿。

乌飞“哼”了一声:“此等绝密,岂能如此轻易研制成功。好在有了第一步,接下来就容易的多了。你们只要认真研制,总有一日会研制出来真正的火药的。”

乌飞还是想的太天真了,大时国的火药都是最佳配比。其纯度和威力,可以说是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而北凉和西川即便是再怎么努力,想要研制出来最佳配比,难如登天。

要知道,火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后在隋朝被真正发明,在唐朝被用于军事。

春秋时代就已经用于民间民生应用,范子计然说“硝石出陇道

”。

“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会发生“焰起,烧手面及火尽屋舍”的现象。这里的“密”应该是蜂蜜的“蜜”。蜜加热能变成炭。硫磺、硝石与炭混合,这就是火药的配方。

可以说,火药是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即便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东西的威力依旧有限。

北凉与西川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来最佳配比,是根本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就算是他们探知了火药作坊的具体配方,若是要做出纯度极高的黑火药,受制于技术的限制也很难。

要知道,在鸦片战争中。满清的腐朽落后是一方面,当年的战争中,满清也使用的是火药。

可满清做出来的火药,其质量之低劣,实在是令人堪忧。

在宋代就发明了以火药为发射能量和杀伤动力的武器,但古人比较文艺,很多伟大发明只是名字挺好听,实际效果要靠情怀。

宋代到明代的火药武器都相当原始,原理很无厘头,效果一厢情愿。《武备志》的火龙出水和神火飞鸦是多级多管火箭炮,威力都是极其有限。

明代的火绳枪就是葡萄牙和日本人做生意,传入日本后再次传入大明,之后大明才开始批量装备这种洋铳。

古代那种黑火药,只是简单地将木炭、硫磺和硝混合,配比五花八门,是一种松散的混合物,很不耐储存和运输,而且易受潮、杂质多,威力小。不过,这种

原始火药很适合做烟花。

承认别人优秀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知耻而后勇。相信我们泱泱华夏文明,终有一天不管是在科技和文化,都会超越西方独领世界的。

正是西方近代科学,才有了材料纯度很高的机制颗粒黑火药,这种黑火药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军用火药。

唐小宝就是造的这种火药,这种颗粒机制火药优点极多,耐储存,运输方便,威力提高了几倍。

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才认识到西方颗粒黑火药的威力。在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发现,“逆夷炮无虚发,我炮虽发无准,火药半杂泥沙,轰击不能致远”。鸦片战争时,英军用舰炮轰击,然后刺刀白刃战打垮了守备的清军,攻占了虎门炮台。在虎门炮台,英军缴获了几万斤清军没来得及销毁的黑火药,最后都直接倒海里了。

英军认为,清军使用的这些黑火药,劣质超出想象,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