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五百五十七章 陶瓷水管

第五百五十七章 陶瓷水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宫的水利设施还在继续的改造中,没有铸铁水管,也没有PVC塑料,那么还会有很多其它的替代品。比如说,陶瓷水管。

没错,陶瓷水管易碎且脆。不过,作为自来水管的替代品,确实也很好用。

主管,一人合抱不过来的水管也是用的陶瓷。进入皇宫内,各处寝殿的水管,也是陶瓷。

考虑到陶瓷水管的特质,外面都是包裹了厚厚的棉衣,一是起到保护的作用,再就是防止冬天水管结冰。

陶瓷水管也有其优点,至少在这个时代,能够让唐小宝的皇宫,接到山上的自来水。

有了自来水,就能极大的解决皇宫的用水问题。之前唐小宝居然没有想到,堂堂的京城皇宫,居然也会为了用水难而发愁。

尤其是身边的太监们,身上散发的那种怪味实在是难以忍受。像是陈琳这种贴身太监还好一点,他们都是每日洗漱的。毕竟要随时服侍在皇帝身边,且陈琳是大内总管,有这个权利。

底层的太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尤其是那些做杂役的太监,他们经年累月的不洗澡。作为一个太监,是一个被阉割过的不完整的男人。

而阉割过程中,自然是极其残忍的。况且技术也不成熟,许多阉割过的太监,最终都会容易造成小便失禁的问题。

臭太监并非单纯是一句骂人的话,而是太监身上的怪味确实是难以让人忍受。这也是,为什么后宫嫔妃也很

少用太监的原因。

就连那些宫女,见了这些底层太监也是敬而远之。

若是皇宫大内能够通设自来水,那些太监的寝室内就有了洗澡的条件。这样,就能解决他们的卫生问题。

其实用陶瓷做水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考虑。据文献记载,在商代早期已经出现了陶制排水管,用于宫殿排水。这种圆筒形水管的造型一端粗、一端细,在细的端口有纹痕,便于同其它水管相接。

甚至于,出土的陶瓷水管中居然有了螺纹。这种圆筒形水管的造型一端粗、一端细,在细的端口有纹痕,便于同其它水管相接。

到了商朝后期,出现了一种“三通”陶水管”,其目的是为了纵横两条水管可以丁字形相交使用,同现代的自来水三通管异曲同工,但是这项技术的应用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出现,佩服先民的智慧。

本人有幸在博物馆见到过,留存下来比较早的陶水管是西周时期的“三分水孔陶水管”,该陶水管受限于当时的工艺虽然内部凹凸不平,但却是最真实的物证,是目前发现商周时期最早且直径最大的灰陶管道水管。

在汉王朝在长安的宫殿中,就使用了引水陶管。

工程的进度是分两批进行的,一批从玉泉山上往下引水,用的是主管道。这种主管道是从山顶往下铺设,铺设的过程想对你简单。就是把一节节的陶瓷水管

连接就行,因为没有水泵压力较小,只是用的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所以水管的连接处并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

且这种陶瓷技术相当精密,这是给皇帝御用的水管。这些窑厂自然不敢怠慢,他们要确保每一根水管都合格,这样在连接的时候才能做到无缝连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

另一批人,则是在皇宫进行施工。如同现代自来水管的原理差不多,用的是较细的陶瓷水管,铺设到各处宫殿。

那么问题来了,分管道的自来水,用来往宫殿铺设的管道就必须注重防水了。首先,水管的连接处密封就是个大问题。

古人的智慧当真是无穷,他们用经过蒸煮晾晒过的麻绳代替生料带。每根陶瓷管道都有螺丝和螺丝口,在各处水管的连接处,勇敢麻绳缠绕在接口,然后把每根陶瓷管道,旋转衔接。

即便是这样,依然还是会出现滴水的情况。毕竟,陶瓷水管太脆,衔接的时候也不敢过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