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五百七十四章 宣召

第五百七十四章 宣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就是机会,只要皇帝能够见自己,容浑就感觉到了希望。

毕竟,他们西川当初打劫过往的商旅,并没有敢杀掉这些商旅。若是这样的话,丝路怕是就此断绝了。

现在想想,倒成了自己保命的希望。待会儿见了皇帝,自己一定要想方设法的说动他。

容浑在押入皇宫的时候,身上是带了沉重的脚镣和枷锁。

押送这些重刑犯的时候,脚镣一般都是十几公斤、二十几公斤重 犯人戴上连基本的行走都成了问题 甚至长时间戴着 连脚踝都磨出了血泡。

入乡随俗,到了大时之后,容浑就被戴上了重刑犯的穿戴。除了沉重的脚镣,还有就是背负着枷锁了。

枷本来是一种农具,又叫做柫或连枷,其样式是在一根长竿的一端固定一节活动的短竿,人用手挥起长竿,带动短竿,用来击打堆在禾场上的稻谷。

古代齐地所说道“耒耜枷芟”,指四种常用的农具,枷为其中之一。现代在一些偏僻的乡村里,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农民使用这种原始的农具打稻谷。由枷字的本意又引申为“击打”的意思,如《后汉书·马融传》里的“枷天狗,绁坟羊”一句中,“枷”字即可解释为“击打”。

枷作为刑具,早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使用了。《周易·噬嗑》篇有“何校灭耳”一句,那时的“何校”就是后来的枷项。

教授作为朝廷正式颁定枷为官方刑具之一,所

以后世有人认为枷“始自后魏”。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枷的制作还不统一,当时法官和州郡长官普遍制造重枷、大枷。除了用枷之外,还给犯人的脖子上挂石块,绑石块的绳子深深勒进皮肉里,甚至勒断项椎骨。

而容浑所带的枷锁名叫“弥尾青”,是一种重型枷锁。戴在身上走路都成问题,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缓慢行进。

按照律法规定,这些枷长五尺以上,六尺以下,颊长二尺五寸以上,六寸以下,共阔一尺四寸以上,六寸以下,径头三寸以上,四寸以下。

奈何这些酷吏们并不按照规定的尺寸,而是挖空心思地制作大枷、重枷。其所制作的大枷有十种名号: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还有一种特重的枷名叫“弥尾青”。

可怜的容浑,被戴在脖子上的就是这种“弥尾青”。到了皇宫,他连台阶都迈不上去。

陈琳亲自在宫门口押送,看到举步维艰气喘吁吁的容浑,陈琳大概也是心中不忍,他对着身边的侍卫摆了摆手。

侍卫会意,将容浑脖子上的枷锁卸下。容浑登时为之一轻,不由自主的大口呼吸了起来。

奈何,脚上的铁镣还戴在身上。容浑依旧走的并不快,到了门槛的

时候,还需要身边的太监搀扶才能爬过去。

终于到了金銮殿外,陈琳低声说道:“在这候着。”

说完,陈琳便自己走进了大殿。殿外的容浑看着皇宫的金碧辉煌,还有殿宇的庄严肃穆。心中也不禁感叹:汉人当真是规矩森严,在西川那里有这些东西了。

正想着,陈琳在里面口宣:“着,罪犯容浑进殿!”

容浑拖着沉重的脚镣,故意走的摇摇晃晃,他就是想装出一副可怜相,好博得这位皇帝的同情。从而,得到宽恕。

甚至于,他已经想到了一肚子的说辞。只求,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

谁知,到了金銮大殿的时候,却见到一个年轻的皇帝,侧着身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

皇帝不开口,容浑一肚子的话也就不敢说。一旁的陈琳也是大气不敢喘一口,谁知唐小宝竟然看书看的入了迷。

唐小宝手里拿着的,就是那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