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五百八十六章 颜面

第五百八十六章 颜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唐小宝毕竟是个皇帝。以他的身份,自然是不会和这些泼皮无赖一般见识的。

卫国公石小凡就不一样了,这厮在肇州的时候就是地方一霸。到了京城,那更是如鱼得水。

京城达官显贵所在多有,搞不好走个路踩个人的脚后跟,就有可能和某个权贵有点关系。

所以聪明的人,在京城都是比较低调的。而这种现象同样也会出现一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泼皮无赖,他们仗着有点背景,不免胡作非为了些。

不过泼皮无赖们也知道深浅,即便是惹事也不敢闹大。不然,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若是事情闹得大了,引起了舆论反应,不但自己完蛋,自己别后的后台也跟着倒霉。

比如说眼前这个大汉,不过是私自将马车停在了街道上,堵着他人不方便。就像是,现在有人没有道德的胡乱违停,挡住了他人一样。

可没有人会把一个违停的,抓住狠狠的暴揍一顿,然后把他的车给砸了个稀巴烂。虽然这很解气,可引起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京城也是一样,像是石小凡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带着狗腿子把人很揍了一顿。顺便,把人家的马车砸了个稀巴烂。

就算是到了什么地方,石小凡他们也是不占理的。这个大汉那里还能忍耐的住,他在京城能够立足,也是有点背景。为了找回颜面,于是约定了明日午时双方见面群殴。

石小凡自然不

会把一个市井泼皮放在眼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南大街堵着道路的七辆马车,还有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的三家店铺,都给砸了。

三家店铺中,有一家是药铺,一家脂粉铺子还有一家是布匹铺子。

这三家,在这附近都是出了名的奸商。周边的百姓,是不会光顾这几家的。

可是偌大个京城,总有些不知情的人。这些百姓们到了这三家店铺购买东西,是免不了就会上当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有一味中药叫茯苓,是一种菌类,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柳宗元有一次觉得身体不太舒服,“病痞且悸”,大夫诊断后认为最适合用茯苓来调治,柳宗元第二天就到市场上买来,但按要求服用后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病加甚”。

柳宗元再去找大夫,大夫要求看看药渣,之后恍然大悟,对柳宗元说:“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

柳宗元在市场上买来的所谓“茯苓”,其实就是晒干的老芋头,服后自然没有效果了。唐人称茯苓为“茯神”,柳宗元有感于此次被假药坑骗事件,作《辨茯神》一文,文中感叹“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人者众矣”。

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记述,有人用“他木寄生” 冒名桑寄生给病人,结果“服之逾月而死”。

甚至于,专门有人开始研究

药材造假的方法。像是南大街这家季记药铺,专门研究如何造假。甚至于,祖上还有书籍留给子孙,比如说“采送之家,传习治拙,真伪好恶莫测,所以有钟乳酢煮令白,细辛水渍使直,黄蜜蒸为甜,当归酒洒取润,螵蛸胶着桑枝,蜈蚣朱足令赤。”钟乳、细辛、当归、螵蛸、蜈蚣等都是较难得的药材,为了卖个更好的“品相”,不法商家往往采用各种手段作伪,使其失去药效。

一些珍贵药材得之不易,价格较高,而普通人又无从辨识,这就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比如,虎骨被视为一种珍稀药材, 比较难得。

毕竟这个时代老虎虽多,可是想抓住一只老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有些人,就会利用骆驼骨冒充虎骨。

季记药铺,干这些东西都是手到擒来。甚至于,听说为此还闹出过人命。最终,只是使了银子摆平了此事。

据说,季记药铺的后台很大。平日里,卫国公石小凡也是不会轻易招惹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