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六百一十五章 雷厉风行

第六百一十五章 雷厉风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滨海县知县罗大翔死了,被巡抚孟樊超持尚方宝剑砍掉了脑袋。一切,仅仅是因为对方在二十亩水稻官田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要命的是,从罗大翔的口中得知。如他这般在水稻中掺杂其他植株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仅仅是一个苏杭之地,就有宝应县、泗阳县、沐县还有淮州府知府也跟着这么做。

眼看着水稻成熟季节将至,这种妖风若是盛行起来后果不堪设想。一旦纯种新型水稻的种子,被其它水稻种子混淆之后。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毕竟新型水稻对于抗病性也好,耐旱耐寒还有抗倒伏以及病虫害都表现出了极佳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其逆天的产量,堪称奇迹。

就算是朝廷给皇宫所用的贡米,经漕运抵达京师。然后,再送进皇宫作为贡品。唐小宝也觉得,这些贡米其口感和外观都很一般。

尤其是这些水稻个头都普遍偏小,只有现代水稻的三分之二大小。其中,掺杂着大量的糙米,吃起来的口感并不怎么好。

从大米到米饭的外观形状就能看得出,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并不高。不止是水稻,小麦也是同理。

在这个时代,你是看不到白面馒头的。即便是京城最好的酒楼樊楼,即便是皇宫的贡品小麦,研磨出来的面粉也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纯白色。

而是,面粉都是偏向于黄褐色。蒸出来的馒头,也不是纯白色

的。而是这种泛着黄色或者灰褐色的馒头。

当然,白面馒头的口感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一点,更像是一种粗粮。

这些,都是因为没有经过品种的改良的原因。唐小宝为什么耗这么大的力气,去改进和推广新型作物。为的,就是改变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

这个时代百姓们的生存环境实在是太过脆弱了,大圣王朝除了皇帝残暴无道之外,小冰河时期粮食减产,也是非常大的原因。

就因为生存环境太过脆弱,一场天灾人祸就非常容易使得百姓们流离失所。

青山村,唐小宝是生于地主之家的。家里良田百倾,原本唐小宝可以混吃等死,一生可以碌碌无为的做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逍遥快活一生的。

谁知,就因为频繁出现的天灾,加上瘟疫的流行。使得唐小宝父母双亡,地里的粮食也是颗粒无收。

最终,青山村的百姓都只能无奈选择了逃难。而唐小宝也从一个地主家庭的少爷,沦为了灾民。

虽说没有这一切,就没有如今的皇帝唐小宝。可如果可以选择,谁不想平平安安幸福的去过一生。

小富即安,大富大贵伴随着的风险也就更大。高处不胜寒,这个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也就是唐小宝足够机智,能够在这群人精之前辗转腾挪,从而不会被大臣们所操控。

孟樊超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吩咐自己的手下:“国洲,你带人将这二十

亩稻田所移栽的稻种全部移除。要一颗不留,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崇正,你随我去淮州府还有宝应诸县去看看。”

必须尽快阻止各地再出现类似的现象,否则自己辛苦培育出来的稻种,即将功亏一篑了。

当下,孟樊超马不停蹄。将几个随从遣散各地,去明察暗访两江之地,还有没有其他官员这么做。

作为两江总督的孟樊超雷厉风行,他昼夜兼程,一刻也不敢停留。不日,抵达了淮州府。

淮州府,作为州府之地,是有着五百亩水稻种子的配额的。到了稻田一看,其中的三百亩也已经和滨海县一样了。

淮州府的知府鲁光还一脸的得意:“这淮州府官田分布不均,下官对此事极为的重视。特意挑选了几块上等的官田,将这五百亩官田分作了两份。这三百亩是其中一份,还有二百亩在东南七十里外。孟大人远来辛苦,咱们等过个三五日再去另一处看看。孟大人您看这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