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六百二十章 硝石制冰

第六百二十章 硝石制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方显然没有这么蠢,既然选择了刺杀唐小宝,那么他们就早已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一旦失败,他们是绝对不会供出幕后黑手的。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他们没想到最终还是功败垂成。他们杀不了唐小宝,被俘之后便选择了服毒。

其实这也在唐小宝的意料之中,所以他并没有多说什么。敌人渗透的极为可怕,竟然是皇家猎场都有埋伏。

“孔祥鑫,这案子交给你了。”唐小宝只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作为天权军指挥使,孔祥鑫义不容辞。他躬身领命,然后对手下们说道:“搜他们的身。”

其实这是无谓的,敌人选择了服毒自尽,你是从他们身上搜不出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的。

果然,天权军的将士们对着几个尸首一顿搜寻之后,都纷纷摇了摇头。

唐小宝本也就没有抱着任何的希望,谁知这个时候一名将士突然惊呼了起来:“孔将军,你快来看!”

孔祥鑫一惊,慌忙翻身下马。他走到其中的一具尸首面前,只见这具尸首的右臂腋下之处,有一处伤疤。

很显然这不是刀伤箭伤,而是之前的一个刺青被抹了去。

古人也有刺青的习俗,尤其是在一些部落中,更是常见。而这种纹身,甚至于成为了辨别族人的一种手段。

可是想抹掉身上的这种纹身,古人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水泊梁山上的英雄好汉们其实好多人都有这个刺青,大家应该能

想起来。豹子头林教头脸上就出现过这种刺青,这也是他一生中特别难看的一个标记。另外,清面兽杨志脸上也有,而且这种字颜色一般都是清蓝色的。就表明了这个人曾经犯过错。一眼看上去既恐怖又难看的。

水泊梁山英雄好汉多有刺青,是因为宋代惩罚犯人需要黥面刑,当时称之为墨刑,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

宋江脸上也有,可后来宋江脸上的刺青被抹掉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据说是因为宋江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神医安道全。他上山之后就用了一些毒药。把宋江脸上的纹身给弄掉了,但是脸上的皮肤也有点损坏。所以后期又用了一些比较好的药物进行调理了一下,这个时候已经留疤了。不得已,只能用脂粉遮盖。

而眼前的这个人,在右臂腋下就有一个模糊的刺青。只是他也使用别的方法,将这个刺青给抹掉了。

不过这个黑衣人够狠,他用的是烧红的烙铁。即便是烙铁,然而还是能够依稀看出之前纹身的影子。

中国古代,吴越等地推崇纹身,《酉阳杂记》说:“越人习水必镂身以避蛟龙之患。”古人想法单纯,纹身的目的是在下水捕捞时吓走水怪。

可是后来人们发现,纹身还能吓唬老实人。于是,一些泼皮无赖地痞流氓都喜

欢纹身。

然而,历朝历代的执政者,对于纹身都是极其厌恶的。

《孝经开宗明义章》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唐文宗朝的杨虞卿最看不惯纹身的人。他在出任京师长安最高长官京兆尹时,听说京师流氓“三王子”浑身上下刺满了纹身,为害一方,大怒,带人将之捕获,吩咐用大杖猛打,打死为止。

杨虞卿也是个奇葩,他给人定的罪名是“刺箚四肢,口称王子,何须讯问,便合当辜。”意思是说,遍体纹身,一看就不是好人,又自称王子,无须审问,罪该打死。

杨虞卿的接任者薛元赏也视纹身者为社会败类,捉了三十多个纹身恶少,全部乱棍打死,尸体悬挂在市场上示众。

一时间,吓得长安城内有纹身者,纷纷用烧红的生铁将纹身烙掉。

明太祖朱元璋也憎恶体有纹身者,他的看法是:凡雕青文身者,多为豪侠不逞之徒,易聚易滋,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