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丹巴的恐惧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丹巴的恐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变的更加单薄了,但是却能够形成交叉火力。

而交叉火力,比阵型的厚实要更加重要。

楚军的这一系列空心方阵,源自步兵,并且是从最早期火绳枪时代的空心大方阵变化而来。

而辎重部队,同样也是沿用了步兵的战术,并且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比如利用马车充当障碍物。

但是辎重部队的空心车阵,虽然以马车为依托,但严格上来说这也是一个空心方阵,本质上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现在,楚军就摆出来了三个空心车阵,彼此角对角,距离大约一百三十米。

每一个空心车阵的最外围是马车,马车后严阵以待的火枪手,此外面向敌军骑兵来袭的方向的马车缝隙之间还部署了一门六十五毫米野战炮。

火枪手的后方,则是车夫、马夫带着大批的挽马,此外还有临时从弹药车辆上搬运下来的弹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挽马的缰绳都被牢牢固定在临时打下的铁桩上,这是为了避免作战的时候,战马受到枪炮声的影响而乱跑,避免被敌军的子弹或弓箭打伤而乱跑。

这也就是挽马,如果使用的是骡子,那么再怎么固定都没啥用……因为骡子面对枪炮声要更加敏感。

马匹面对枪炮声的时候顶多就是撩撩蹄子,但是骡子会直接满地打滚……跟疯了一样,拉都拉不住。

一个搞不好,敌军还没杀进来,这阵型就得被这些吓坏的骡子从内部破坏掉。

这也是前线部队基本不使用骡子,清一色使用挽马运输拉炮、运输物资的缘故。

骡子虽然力气要更大一些,耐力也不错,而且也更好养活,但是容易惊慌,而且惊慌后直接尖叫打滚的特性,使得它们并不适合靠近前线作战。

在如今的楚军里,基本只有在大后方,大规模进行物资运输的时候,才会使用骡子。

毕竟自从帝国收复漠南以及东北后,已经不缺蒙古马了。

就算是质量更好的中亚马,随着持续多年的种马引进以及自身的培育,大楚帝国也是持续培育出来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中亚马。

而大楚帝国大马营军马成进行精心培育的中亚马,已经和从之前叶尔羌汗国等西域地区直接引入的中亚马有所区别。

大楚帝国的马政人员在引入的阿拉伯马、中亚马,再加上本地河曲马进行择优培育后,最终得到了全新的中亚马。

如果讲究一些,这玩意其实血统很复杂,同时拥有蒙古马,阿拉伯马,哈萨克马、青海马诸多血统。

经过精心培育的中亚马,平均肩高已经达到了一米四,这个肩高远远超过了蒙古马,但是也继承了蒙古马的优良特点,那就是耐力特别好,容易饲养。

相对应的,短途速度只能说尚好,爆发力欠佳。

但是这也得看和什么马比,如果是和蒙古马比,爆发力完爆之……如果和阿拉伯马比,只是有所不如,和纯血马比,妥妥被完爆……

这种中亚马,用后世的观点来说,其实更适合用来作为轻型挽马以及中长途乘骑用马使用。

然而对于楚军而言,这已经是目前为止,大楚帝国陆军所能够得到的最佳军用马了,甚至一定程度上来说比同样引进有所培育的阿拉伯马都要更适合军用。

因为这玩意,耐力好,适合乘骑,这也意味着适合轻骑兵使用,并且能够让轻骑兵在更远的距离上就开始策马跑步进入战场,这意味着更高的战场机动能力。

如今楚军的不少主力骑兵部队,已经开始陆续换装中亚马,只不过如今中亚马的数量还不够多,楚军大部分骑兵部队依旧只能使用蒙古马。

如今的大马营军马场,就是大楚帝国里专门培育繁殖中亚马的军马场,为了保证血统的纯净,避免被劣马污染,陆军方面直接把大马营军马场里原有的蒙古马全部迁移走了。

同时为了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