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战将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战将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后把自己一刀砍了吧。

他们如今能够做的就是,谨慎安排战事,万一战事不利的话,也要尽可能的保全他们的两千战兵。

是的,不是一千战兵,而是两千战兵!

虽然陈永福要出兵是被洪承畴给逼的,但是既然决定北上了,那么陈永福就会全力以赴。

绝对不会藏着掖着留半数主力在南阳府城看戏,傻乎乎的只带着一千战兵以及一票卫所、青壮北上的。

他很清楚,对保乡军的任何轻视,都是拿自己以及麾下两千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既然打了,那么就要全力以赴!

所以,陈永福一纸诏令下,就让其子陈德带着留在南阳府驻防的另外一千战兵北上。

此外还让他儿子陈德从南阳城里又带了一千卫所兵。

至于青壮民夫他就不没有在征召了。

卫所兵好歹还能当个炮灰用,但是青壮民夫也就只能帮着运输辎重了。

现在的两千民夫勉强也够用了,征召太多的话也是浪费粮食。

再说了自己把一千战兵从南阳府抽调出来后,南阳城也就变得比较空虚了。

如今南阳城城内只剩下两千人左右的卫所兵,还有最近才陆续征召起来的两三千青壮。

如果抽调的太多,南阳府城也就彻底属于不设防了。

南阳城里的那些官老爷们的死活他不关心,但是现在南阳城却是他的后方大本营,粮草供应地。

陈永福可不愿意看见南阳府被随便跑过来一伙流贼给攻破了。

因此必要的卫所兵和青壮还是要留下一些的。

南阳城距离杨家庄不远,只有十多里路而已,陈永福之子陈德率军只花了一天时间就从南阳城抵达了杨家庄。

次日,陈永福便亲自率领麾下两千战兵,三千卫所兵,两千民夫,一共七千多人的大军浩浩荡荡北上。

只不过这七千多人看着多,不过谁都知道里面真正算是军队的只有陈永福麾下的战兵两千人。

而这两千战兵里,算得上精锐的其实也就只有陈永福直属的亲兵百余人而已。

在如今中原地区里的各部明军,同样是官兵但是差异会非常大。

比如那些临时征召起来的各种青壮,甭管是用县勇,乡勇等什么名义,他们本质上都是一群被临时征召起来的农夫,很多连物资都没有。

战力最强悍的,自然是各将领手中的各种家丁、亲兵。

其次则是普通战兵,这些战兵又分募兵战兵、卫所战兵。

募兵嘛,不用多说,王瞎子他们以前就是属于募兵,现在的很多比较能打的官兵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募兵。

而卫所战兵,这个比较有意思。

明中后期的卫所兵里的门道多的很,同样是卫所兵但是战斗力差距大了去。

边军和内陆卫所战斗力差距巨大。

而哪怕是同样属于内陆的卫所兵,其战斗力差距也大的很。

通常来说目前内陆地区的一个卫名义上有好几千军户,但是明中期的时候就按照三比一的比例执行,也就是三个军户一个战兵。

一个卫有三千军户的话,那么就有一千个战兵。

但是吧,这个数据都是明王朝中期时候的理论巅峰了……

等到了崇祯朝的现在,一个名义上有五千军户的卫,其战兵数量也就五六百人而已,比例已经大幅度提升到了十比一!

别问为啥会变成这样,是说起来篇幅就太长了。

且说这五百六人的战兵。

由于现在官兵打仗都是采取营哨制,这些营哨战兵除了一部分是募兵外,还有一部分就是从卫所战兵里挑选了。

于是乎,一个卫里的五六百个战兵,往往会被挑选走半数,也就是三百人左右比较精锐的战兵。

这三百稍微精锐的卫所战兵会编入上级高级武将率领营哨制野战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