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三百零一章 明军的反击

第三百零一章 明军的反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门,五斤野战炮两门。

这千杆火枪和七门火炮,就是长沙守军里最先进,也是最重要的守城装备了。

除了这些先进枪炮外,城内的其他明军还装备有大约两千杆的鸟铳,其他乱七八糟的火门枪数千。

攻戎炮,虎蹲炮等百斤以下的小炮三百多门,百斤以上的将军炮,佛郎机炮等各种火炮约二十门。

整个守军里,配属各类铁甲约四千具,有弓三千副。

为了凑集这些武器装备,杨嗣昌搜刮了几乎整个楚南,甚至从邻近的四川,江西,贵州,广西,广东等地都调集了一部分。

比如偏沅巡抚派遣的援军里,其实不少都是属于贵州,四川等地方的卫所兵。

然而就这样,依旧不足以抵抗楚贼!

楚贼在抵达长沙后的第四天,做好了攻城前的准备后,终于是针对明军在城外构筑的城外阵地,战术节点发动了进攻。

仅仅是第一天的进攻里,就让杨嗣昌为首的城内守军感受到了楚军的庞大压力,明白了楚贼为什么能够连战连捷,一路从南阳府由北往南,杀到汉阳,再杀到武昌,乃至现在的长沙。

楚贼的火炮,实在是太猛了,根本就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

楚贼攻城第一天,就至少动用了大几十门的各类野战炮以及同等数量的臼炮。

隆隆炮声持续了几乎一整天。

在密集的炮火支援下,楚军的多支部队同时从多个方向对长沙城外的外围防御节点发动进攻。

明军在城外的防御节点,尤其是几个战术作用较为重要,地势比较高可以部署火炮的小山头,更是被楚军在开战的第一天里就尽数拿下。

等到傍晚时分的时候,明军在长沙外围苦心经营,构筑了数月之久的外围阵地,已经丢掉了半数。

丢掉了半数兵力不说,而且兵力损失也极为庞大,这一天里,明军至少损失了两千人的兵力。

这两千人或死伤或投降,又或者是逃跑等等,永远的从明军建制中消失了。

而他们取得的战果,仅仅是在反击作战里杀伤了楚贼约三百人左右。

三百楚贼,这对于兵力足足有四五万人的楚贼大军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开战第一天就损失惨重,这让杨嗣昌真正的感受到了楚贼的强悍。

这些楚贼打起仗来,套路和人们所认知的传统作战方式完全不一样!

楚贼进攻之前,必定会进行炮击,而且炮击力度之大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今天午后时分,楚贼为了拿下明军城外的一个依托小山头构筑的突出部防御阵地,竟然丧心病狂的调集了超过五十门的火炮,其中大多还是臼炮,对着这个小小的山头进行狂轰乱炸。

山头上的明军守兵,面对这种狂轰乱炸根本没有反抗之际,很多人哪怕是躲在战壕里,也是被臼炮炮弹所杀伤。

构筑的胸墙、土木堡垒工事,面对楚贼里的五斤乃至九斤野战炮防御能力非常有效。

最关键的是,这些楚贼们竟然都不列阵发动进攻,而是和老鼠们一样,直接挖壕沟靠近,并且在靠近二三十米后就扔出来一种会爆炸的炸弹。

最终让一批藏身在壕沟了,已经准备冲出去打反击冲锋的明军重甲步兵死伤惨重!

扔过手榴弹后,这些楚贼们才是一个个冲上来。

而这些楚贼们,清一色披甲,其中的长矛手,刀盾手等更是人人全身重甲,哪怕是火枪手也穿着半身甲。

面对全员披甲的楚贼,已经饱受炮击,手榴弹杀伤的明军残兵们,早已经损失惨重,士气跌倒了极点,根本就没有做出有效的反抗就死伤甚多,余部投降。

这种战斗方式,让守城的明军很难适应。

尤其是挖壕沟靠近后扔手榴弹的方式,更是让明军之前制定的诸多防守战术失效。

壕沟和胸墙、土木堡垒,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