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最强野心家 > 第七十九章:治政黑山(八)一邑八寨

第七十九章:治政黑山(八)一邑八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六司既定,各有所命,今日评定会议,便要各司官吏一一述职,进行考评。

计察掌管民事,被于正指定为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看来也是一种风向标。

只见布政司主官计察怡怡然起身,先对着主座躬身行了一礼,这才从袖中拿出记有详细数据的公文黄册,对着主君和众人汇报道:

“启禀主君,诸位同僚。

如今我黑山治下,共有一城八寨之地。在接收了军属、收编了附近山寨和流民后,总计在册人口,共计有一万四千三百二十余口。

其中石城邑本城,总计有人口六千三百五十七人,主要是以军属为主。分布在城邑周围开垦出来的向阳农场、南庄农场、河边村、鸡叫岭等地,从事屯田生产、种桑养蚕、轻手工业等工作。

周边八寨分别是:红龙寨(工匠营)、露水沟(原红龙寨众)、松树凹(屯田军寨)、青草凹(屯田军寨)、西狼寨(新降服山寨)、卧牛寨(新降服山寨)、四峰寨(新降服山寨)、大掌沟(流民安置寨)。

八寨中人口分别是五百至一千不等,又以百人为单位,分了许多生产小队,进行分而治之。

另有两处矿场:红石坪铁矿场和东山煤矿场,因为工钱给的丰厚,所以有不少青壮来此做工,有些十天半月方才回家一次。”

计察所奏数据详实,于正听了连连点头。

如今以石城邑为中心,方圆十里之地已尽在黑山军掌握之中。原来的各家山寨要么远遁,要么降服,布政司的触角已渐渐深入这些村寨,形成更高效的管理。

人口一万四千余人看着不少,不过因为常备军一直维持两千人的规模,却是占了青壮的近半数。余下的又要到两处矿场开采做工,所以男性青壮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缺口,家中田地等,一般都由女性带着家中老人和小孩打理。

好在于正有着商贸的补贴,暂时钱粮不缺,所以对所有治下的田地实行了五年的免税政策。加上铁制农具的不断投入使用,整体的屯田生产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另外,由于各寨中妇女的人数占了大多数,所以在于正的力排众议之下,妇女们也开始逐渐走上了乡村治理的舞台。

当然,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式的慢慢推进。

比如,在今年的秋收工作中,黑山各地村寨进行了“妇女能手”的评比活动,选出了一批勤劳能干的村寨妇女。于正给与她们一定的荣誉和造势,将她们积极推向人前。

然后,再逐渐命这些“妇女能手”管理各自的生产小队,进行生产小队的各项争优评比。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按照于正的预计,在今年年底之前,他的麾下就会多出几位女性的副乡宰。到时,他会亲自到场,对她们进行任命。

计察工作勤勉,于正总体还是满意的。在他之后,端木容则补充了一些商贸情况,特别是纸张一物,在各国皆是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给黑山换回了大量的钱粮。

田问也起身补充了各地的屯田情况,汇报了今年新开垦了多少亩荒地,收成情况如何等。

值得一提的是,于正借口说为了防止周边敌对势力的窥探,避免暴露实际情况。他却是推行了黑山版的特殊计量衡制度,也就是把后世的计量单位,给原丝不动地搬到了这。

如此,“亩”虽然还是“亩”,但是一亩田的实际范围却是扩大了三倍不止,也就导致开垦量听上去立马小了很多。

粮食的重量单位也废弃了此时的十六进制,而采用了十进制,一斤等于十两。

这些改变,确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迷惑敌人的功效,另他们摸不着头脑。但实际上,却完全是于正为了方便自己批阅公文,方便阅读和统计才让推广的。

以一人之便而乱天下之制,说来多少也有点民贼独夫的意思了。

布政司汇报完之后,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