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董卓,爱民如子 > 第185章 荀家的罪人

第185章 荀家的罪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夫……”老董神色认真,道:“看不懂!”

他是真看不懂。

一来全是繁体字,不认识的要一个个猜;二来得从上往下、从右往走读,十分不符合前世的阅读习惯。

三来汉代的遣词用句十分精简,多义字、通假字比比皆是。

最最重要的是,这时代可没标点符号,一个断句不对,整句话意思就不一样了。

历史上的董卓虽然识字,但文学造诣显然不咋滴。而他哪怕大学毕业穿越过来,也弥补不了这点。

甚至,有可能还不如历史上的董卓。

一向虚怀若谷、脾气很少的荀彧,这会儿忍不住面色泛红,双眼勾勾地看着那摞竹简。

老董估摸着,他是想抢过来敲自己的脑袋。

“文若莫恼嘛,老夫看不懂,不代表不理解其中意思。你我慢慢探讨,坐而论道,难道不是一桩美谈?”老董赶紧去哄,生怕把好感值败光了。

荀彧深吸了两口气,才勉强露出一丝微笑:“太尉有何不懂,在下可一一解答。”

“这里。”老董又展开竹简,指着一处道:“为户籍相伍、集小乡邑聚为县,还有什么商鞅、秦献公……”

“此乃编户齐民之意。”荀彧无奈,道:“自秦献公、商鞅时起,便有编户齐民之说,至前汉时已成定制。”

“太尉收捕不少世家豪阀,其中必然有僮奴仆役,此番大胜亦有众多战俘。若要还田于民,自然当重新编户齐民,纳入洛阳户籍管辖。”

“哦,原来这个意思。”

老董这才神色轻松,点头道:“此事老夫已有谋划,那些世家豪阀的僮奴仆役,还有战俘自当先办理身份证。”

“随后由官府丈量田地,再租赁与他们,同时种子、农具、耕牛等物,也可先由官府提供。”

“以三年为期,耕种满三年还清官府垫付的投入后,可将田地给予他们。同时为鼓励耕作,期间开垦的荒地可直接划分为其所有。”

荀彧闻言,这才慎重地看向老董,施礼道:“如此甚好,既可使这些人不会不知所措,得以温饱,亦可使税赋大增,太尉当真心细如发。”

“细?”老董眉头一皱,反问道:“老夫哪里细了,你見過?”

荀彧臉上的笑容又凝固了,目光再度悠悠看向老董手中的竹简。

好在,过了一会儿后,他没有动手抢,而是又艰难地笑了下,转移话题:“太尉还有何处不懂?”

只是那笑容,已经很勉强了。

“喏,就是这里一大坨。”老董又一指,道:“看你写得挺多的,似乎是关于赋税改革的章程?”

“然也。”荀彧神色这才有好转些,道:“太尉若想革除汉室百年弊端,便当从这赋税入手,方可切中要害,偏僻入里。”

“哦?……”老董这下当即兴致盎然,笑眯眯地看向荀彧:“文若,不妨把话讲得更明白一些。”

“太尉,此事说来话长……”荀彧却看了看天色,已经到中午饭点了。

老董也看了看,随即了然:“阿韦,派人回府里将庖厨领来。带上调料厨具,食材这里应该有……咱今儿中午,就在荀府吃了。”

荀彧当时惊了,道:“太尉下午也有空闲?”

“自然有。”老董当即摇头,一脸疑惑:“老夫一向吃完早饭后,就没什么事儿干了,文若为何要这般问?”

“太尉府中,难道没有政务要忙?”

“有啊。”老董点头,然后还是反问:“但那都是别人的活儿,关老夫什么事?”

“没,没什么……”这下,荀彧连笑都笑不出来了:太尉整日无所事事,府中政务还一点不耽搁,说明什么?

说明老董能岁月静好,是因为他让手下负重前行了啊。

自己要是投效了他,以后还不得被骑着跑?

草率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