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空降兵突击 > 106章 抢险堰塞湖(一)

106章 抢险堰塞湖(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少游虽然已经猜到是上游河道附近的山体崩塌引起的堵塞,但是像“堰塞湖”这样专业的术语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就像在选训队陈严天真的问他问题时的表情一样,李少游非常配合的问:“什么是堰塞湖?”

陈严用自己所学的地质学知识解释——

堰塞湖,顾名思义,“堰”,指挡水的建筑物;“塞”,堵塞之意。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渍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和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被单称为熔岩堰塞湖。

但是,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到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多种情况,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会满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

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堰塞湖的水位还会不断上升,有可能导致巨大洪灾,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对此地的毁灭性不亚于刚刚发生的这场地震。

陈严解释完,在场的众人瞬间变色,七嘴八舌地问:“那有什么办法?”

陈严为难的双手一摊:“我又不是专家,我怕判断错误,还是等更专业的人来说处理吧。”

一名地方干部摸样的中年人急切地说:“解放军同志,你直接说吧,专家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进来,你先给出你的判断也是好的!”

陈严努力回想着书本里的知识,不再犹豫,说道:

“看堰塞湖的形成情况和后期危害,一般有三种情况和处理方法。第一,如果堵塞物坚固,可以听之任之,形成的湖泊可以重新构建生态系统,世界上很多的湖泊就是由堰塞湖形成的,甚至可以改建为水利枢纽工程。”

“第二,如果水位较低,危害较小,可以使用安全排水渠法。治理原理是疏导水流,控制堰塞湖水位,对堰塞湖的水流严格人工管控,避免形成洪峰,而不是自然溢出。”

“第三,就是最危急的情况了,堵塞物不稳定,贮水量巨大,上下游落差极大,这个时候,洪峰可以在任何时候形成,下游的城市和居民聚居点说不定有灭顶之灾!”

陈严说了这么多,李少游的脑子有点跟不上,他问:“你就说此处的堰塞湖属于哪种?”

地震崩塌的山体形成的堤坝松松垮垮,余震不断,随时都会溃坝,但是没有实地观察过,他也不敢下结论,虽然第三种情况的可能性最大。

李少游看出陈严的担心,说:“那去看看不就行了吗?”

陈严立马满脸鄙夷,终于轮到他对李少游颐指气使了,他说:“望山跑死马,谁知道堰塞湖形成的位置在哪?”

“不是在上游吗?”李少游随口反问,陈严摆摆手不再搭理他,给李少游气的,如果不是有地方上的人员在这,早就一个大脚飞到陈严屁股上了。

陈严捧着地图观察了一会,手指某处,说:“我猜测是在这儿!你们看,龙池河在这个地方突然拐了个弯,河道陡然收紧。河道两侧都是大山,可以说,这里既是河谷也是山谷。如果堵塞之后,上游的河水不断在此处聚集,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

李少游说:“赶紧过去查看!”

陈严在地图上量了量,直线距离七十多公里,全是山没有路,不禁咋舌。他苦着脸说:“李队长,你让我怎么去?直线距离七十多公里,实际距离最少要翻倍,说不定爬山越岭的还没到走到那里,洪峰已经来了!”

李少游目光灼灼的盯着地图,再环视身边的群峰,他眼睛一亮,说:“我跟你一起去,用滑翔伞!”

你想玩死我啊?陈严脱口而出:“我不会飞滑翔伞!”

李少游突然笑得很开心,说:“你不是会飞翼伞吗?滑翔伞和翼伞操作方法差不多,再说,我可以教你啊!”

理论上来讲,翼伞和滑翔伞是同一种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