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公子世无双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原因有四

第一百七十三章 原因有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公子世无双第一百七十三章 原因有四

说起来已经是去年的事。

河阳城那位穷酸书生刚到京都城镇国公府落脚的时候,曾经在供奉陈家历代先祖灵位的祠堂门外,跟陈叔愚开诚布公长谈过两个时辰之久,从日暮谈到月挂中天,才开始还有些拘束,后来见陈家三爷谈吐不凡,不是个古板守旧的人物,也就索性大着胆子针砭时弊。

张正言很瞧不上大周千年来科举取士的制度,直言如果是仅凭几篇策论文章就断定一个人是否有匡世济国的真才实学,未免有失偏颇,一来这样会有不少能干实事的能吏变成漏网之鱼,二来即便高中状元也不过是按惯例入职翰林院,相比前朝,李家天子的格局气量就显得小了些。

做文章和治国是两回事,天家不肯任用纸上谈兵的秀才去统兵,却寄希望于文采风流的士子会治国,况且大周太平一千年有余,科举中所谓英才名士写出来的策论,大多都是故作惊人之语的变法、革新,乍一看似乎言之有物,其实尽是些不能脚踏实地推行出去的空谈,尤为可笑。

在他看来,两试不中的贾康年,就是这么一条从科举渔网窟窿里漏出去的鲤鱼。

有旧疾缠身的贾康年爱惜身子极少饮酒,以往在楚州偶尔被同窗故友拉着去应酬,也都只是浅尝辄止,可当陈无双扯去那坛铁榔头的红绸封口,这位让陈家四爷私下里赞誉过几次的书生却好像被浓郁酒香气勾动了馋虫,把身侧瓷杯里已经凉透的茶水泼出去,举到身前笑吟吟道:“说来话长。”

陈无双起身给他倒了一杯酒,提醒道:“这是西北凉州出了名的烈酒,唤作铁榔头。”

贾康年端着杯子放在鼻下闻了闻,没等酒水入口,就被辛辣气味呛得咳嗽两声,“好烈的酒!叫做铁榔头?听名字就不难猜出来,一定比楚州久负盛名的烧刀子酒劲更大。无妨,公子能喝得我便能喝得,就饮这一杯。”

陈无双一笑置之。

在江湖上行走惯了,好像没有一坛子酒陪着,话就说不痛快。

贾康年把盛满烈酒的茶杯端在手里,目光越过陈无双的肩头,落在那一潭微微荡漾的清水上,语气很平静道:“公子离开京都不久,我就发现有人在我常取书来读的书架上放了一套《灯下策》。这套兵书据说是大周太祖皇帝历时十年写就,正本原迹应该供奉在宫城太庙里,我猜兴许是四爷有意让我涉猎用兵法度,就把那洋洋洒洒十二卷从头看了几遍,不敢说倒背如流,所获确实不小。”

久在京都城混迹,陈无双当然听说过饱受后世赞誉的《灯下策》名头。

这部兵书里所引用的战例全部是惊才绝艳的太祖皇帝亲身经历,有强攻有奇袭,有围城有守土,而且言无不尽地对天下疆域形势、山川险关等做了概述,何处可以据险而守、何处可以轻骑突进乃至如何借助天时用兵,十二卷中文字近十八万,一直被后世历代皇帝视作大周的定海神针。

陈无双不知道的是,陈季淳在作二十八局《拾浪集》之前,曾用两年时间为这部《灯下策》做注解,只是注解到最后,升任礼部右侍郎的陈家四爷将自己心血扔进火炉付之一炬,又觉得没人知道他在其中指出多达百处谬误而深感可惜,然后才有了难住孤舟岛郑老前辈的那册棋谱。

“今日先不说太祖皇帝的兵书优劣两端,就说公子为何该先去北境。”贾康年脸上有淡淡笑意,顿了一顿,竖起右手四根手指道:“原因有四。”

陈无双仰头灌了口酒,放下酒坛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挺直腰背端坐道:“愿闻其详。”

贾康年挑眉笑道,“愿闻其详这种咬文嚼字的词汇,倒不如公子一句说来听听更顺耳。那贾某就不藏着不掖着,先说其一。坐在观星楼下喝茶的那位,听说是当今世上唯一一位十一品卦师常老先生?听正言兄说起过他老人家几次,司天监已有多日没接到南疆的消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