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极品鉴宝神眼 > 第57章 遂公盨第二

第57章 遂公盨第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秦霄清除掉青铜盨身上六成的铜锈后,器身上露出了十二只抽象的玄鸟。

玄鸟是商朝人的图腾。

古玩的价值,大致分为审美价值、历史人文价值、科研价值,三个层面。

原本,这件锈迹斑斑的青铜盨,活像一块铜疙瘩,不具备什么审美价值。

但十二只玄鸟的现世,直接令它的审美价值,猛然上涨到另外一个维度。

相应地,整件青铜盨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不能再用四十万来衡量了。

还不止这些。

青铜盨上重见天日的上百个铭文,也彻底颠覆了叶宗辉原本的猜测。

之前,这件青铜盨的铜锈上隐隐可见几个模糊的铭文,认识铭文是鉴定青铜器的基础条件,叶宗辉认识那几个铭文,记录得是毫无营养的祭祀流程和礼仪规范。

他确实没看错,那几个字确实是这种不值钱的内容。

但当秦霄清理掉六成铜锈,全部铭文浮出水面,真相揭晓了。

上百个铭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确实是毫无营养的祭祀流程和礼仪规范,学界早掌握了。

而之前包裹在厚重铜锈里的第二段铭文,则每一个字都意义非凡。

第二段铭文字数不多,讲述的是一个人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有一个叫大禹的人,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

在洪水退后,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

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小学生都知道。

‘大禹治水’嘛!

就是这段铭文,让叶宗辉彻骨寒凉,惊惧无比,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败。

这段铭文,意义太大了。

夏商周秦汉,这是我国的历史朝代表,但外国考古界并不认。

因为没有充分的证据,能证明‘夏朝’的存在。

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夏王朝是否存在,长期以来广受争议。

各个体系的古籍记载太混乱,逻辑链条对应不上。又由于夏朝距今年代太久远,几乎没啥文物出土,证据不充分。

能不能证实夏朝的存在,事关重大,毕竟夏朝有四百七十一年的国祚,这么长的一段文明岁月,可不能让它轻易丢失。

所以长期以来,我国考古学界一直在竭尽全力,想证实夏朝的存在,补全我国那一段历史时期的残缺,更是想让外国人把嘴闭上。

经过多年努力,总算被我国的专家们找到了一件名为‘遂公盨’的文物,那上面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虽说不能直接证明夏朝的存在,但起码说明,大禹这个人,以及大禹治水的事迹,确是真实发生过的。

现如今,‘遂公盨’成了国宝。

说到这里,秦霄买下的这件青铜盨,它的价值便可以对照了。

这是第二件记载‘大禹治水’故事的青铜器。

它的历史人文价值,它的研究价值,全来了。

秦霄轻声点评道:“审美价值,历史人文价值,研究价值,三样俱全,我想这件青铜盨,价格不会是四五十万那么简单了吧?”

“不过倒是比较可惜,它作为‘遂公盨’第二,确实成不了国宝。”

“因为‘遂公盨’据我所知,‘遂公盨’保存更好,且记载‘大禹治水’故事的铭文字数更多,记载更详细。最重要的,是‘遂公盨’是第一。”

“第一才足够劲爆,是填补空白级别的重量级国宝。”

“而我手里这件青铜盨,仅能作为佐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它的铭文记载并没有突破性的内容,连对‘遂公盨’内容的丝毫补充都没有。”

“所以我这件青铜盨,价格并不会太高。”

顿了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