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蜀汉我做主 > 第627章 刘封、张琪瑛,道法切磋

第627章 刘封、张琪瑛,道法切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半载不成问题。

中间一层是孙峻、朱然的吴军主力,有近三万人,连同辅兵在内,对外号称五万人,这五万军队也是孙权手中最大的一支野战机动军队。

在后续的武昌、柴桑方向,吴国还另有吕据、诸葛恪等部的援兵,总兵力全加起来,有近七、八万之数。

对吴国来说,此次汉吴大战动用的兵力,是刘备当年东征之后最大的。

这些年,随着北方侨民的南迁,还有扫荡山越的所获,吴国不缺青壮男丁,拉出一支可战的军队也是轻轻松松。

当然,可战并不代表能战。

由山越兵和流民兵组成的吴军,战斗意志一直是个大问题,他们不知道为谁而战,也不想为孙权的妄为送了自己的性命。

在江夏郡最外面的一层,是蜀汉还未完全形成的半月形包围圈。

陆口、长沙方向,有刘封刚刚新建的中军,聚拢了张苞、习隆、梅敷等数支郡兵,人数约在三万余人。

安陆方向,有关兴统一指挥蜀汉的北路军,征调了竟陵、当阳等地的郡县兵马,麾下有文休、文武、蔡琰等将兵近二万人。

在更靠后的江陵,蜀汉荆州刺史府正在进行全面动员,可发动青壮近六万,用于后方的军资辎重运输,必要时也有可能遣上战场。

邓艾、丁奉、文钦各部,也是闻风而动,作出向吴境运动的态势,以吸引当地吴军的注意力。

特别是驻守在潜山、六安的丁奉,频频向合肥的吴将全琮发起袭扰,可以说,除了东线广陵的陆逊一军没有什么异常外,西线、中线的吴军也皆被牵扯了进来。

面对里三层、外三层的复杂战局,刘封提出的破局招数,很是出乎汉军诸将的意料。

奔袭武昌。

吴国左都督孙峻居后指挥作战,他的行在就设在武昌,有夏口外围的朱然军挡着,孙峻一定会认为武昌很是安全。

最安全的地方,其实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刘封在纵观了整个江夏郡战场后,就决定朝孙峻下手,打掉这个吴军西线的调度输杻。

武昌易手,吴军兵力再多,也是两截断了的蚯蚓,无论怎么挣扎,都不可能再对夏口发起什么攻势。

而要想拿下武昌,沿长江走水路,有朱然的重兵在江面上挡着,汉军不可能跳过去,最可行的一条路线,就是走长江南面的陆路。

“丞相,陆路打武昌,中间有吴国重兵把守的沙羡,还有山越宗贼据守的幕埠山、九宫山一带险地,这太冒险了,万一......。”

刘封提出从陆路奔袭武昌,丞相府蒋琬、李球等参军连声劝阻,孤军深入敌之腹地,没有后援支持,一旦遭遇吴军重兵围困,损失会相当的大。

“诸位放心,我这一次谋取武昌,可不是没有帮手,你们可别忘了,我还是龙虎山天师道的大师兄呢。”

刘封淡定一笑,一句话让蒋琬等人息了劝说的想法。

天师道,是张道陵创立的道家教派,道家在南方,主要的传承有两支,一是龙虎山正一派,二是终南山全真派。

正一、全真之名,现在还没有被正式提出来,但两派的传承路子已经定下,按照“西蜀鹤鸣,东吴龙虎,功行既成,再游南土。”的路子,各有自己的际遇。

天师道要吸收山越宗帅为弟子。

吴国要驱赶山越下山,择其青壮入伍,为其耕种出战。

两者之间,矛盾日渐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刘封这个假冒龙虎山天师道入世修行的大师兄,就成了龙虎山道家想要接近的重要人物。

好在龙虎山的大天师不是别人,正是张敏的四哥张盛。

张盛,字符宗,张鲁的四子。

在汉中失陷之时,跟着张鲁到了关中,后来从曹魏辗转到达江东,回归豫章郡龙虎山一带传道,他的道法源自五斗米教,很有鼓惑人心的作用,豫章郡一带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