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全面战争之伐清 > 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组锦衣卫

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组锦衣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定决心要好好为苏言效力。

他思考了许久,接受了苏言提出的第一个选择,表示愿意为苏言重组锦衣卫,苏言得到了他的选择后也不多做废话,当即任命李元胤为新任锦衣卫指挥使,并将王元用已经发展的锦衣卫组织转交给李元胤,要求其发扬光大——当然,王元用这位劳苦功高的事务官苏言也没有亏待他,他授予王元用北镇抚司指挥同知职,让其成为锦衣卫中的二号任务,辅佐李元胤。

……

相较于对李元胤的重用,苏言对南明三马的态度就显得很是平淡,他收到了苏定远的汇报,得知三人不愿留在湖南与秦军交战,便在与三人短暂的会面中询问起三人的去向意愿,最终根据他们三人的意愿命三人率军北上,听命湖北巡抚张名振的调动,对湖北清军作战。

有了南明三马的参战,湖北清军的压力顿时剧增,本就颓势已现的战局更加令人绝望。

九月初,张名振已经率军成功攻克安陆府,切断了退守襄阳的柯永盛与荆州的联系,并传檄各地,要求湖北各州府县投降,反响颇多,那些缺少清廷驻军的州县皆易帜降楚,改换门庭,唯有各府城还在清军的占据下没有轻易投降。

其中以荆州总兵郑四维最为突出,曾经是大顺叛将的他决定固守城池,他亲自率军加固荆州城防,并斩杀了张名振派去劝降的使者,将使者首级悬挂在荆州城门,表示他的决心。

张名振得到消息后勃然大怒,他知道若是不严厉处置郑四维,各地清军就都不会将他们放在眼里,对他们产生畏惧之心。

而且他本来还在纠结是要直接攻打襄阳还是先平定长江两岸,郑四维的这番作死的行为直接让张名振下定了决心。

九月八日,张名振命王翊留守安陆,防备襄阳清军,自己率领第一镇大军南下,直扑荆州府,郑四维得知后连忙组织兵马固守城池,又动员城内士绅组织民夫守城,五日后,大军兵临荆州城下,随即对荆州展开猛攻。

第一镇以红夷大炮、佛朗机炮、虎蹲炮等各式火炮对着荆州城墙不断轰击,城中守军不过四千绿营兵,只能在楚军的炮火之下瑟瑟发抖。

九月十四日,楚军轰塌荆州城墙,郑四维连忙组织兵力夺回缺口,双方爆发激战,缺口来回易手,战至十五日下午清军终于损失惨重,军心动摇,被楚军冲入城中彻底击溃,郑四维自焚而死,荆州陷落。

荆州被楚军攻克后,各地清军皆心中生惧,接连投降,一直到九月下旬,整个湖北就只剩下襄阳与郧阳二地还处于清军控制之下。

九月下旬,南明三马也率军进入湖北,正式被编入张名振部下,张名振随即命马惟兴与马宝二人率军自归州北上攻取郧阳府,自己亲自挂帅,王翊、马进忠为副,围攻襄阳府。

虽然攻城还未开始,但包括柯永盛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湖广彻底落入明军手中只是时间问题,他们的抵抗也只不过是徒劳的,不过为了在京的家人,柯永盛还是决定固守襄阳,他放话将死守襄阳府,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湖北清军步入绝境,湖南与秦军的两线开战中,楚军也一直占据着上风。

经过一个月的厮杀,湖南秦军不断败退,接连丢失了永州、宝庆与澧州,孙征淇残军固守辰州,他面对如此绝望的局势只觉得无力回天,辜负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如果不是王尚礼一直在旁边安慰他,那他可能直接就心态崩了。

孙可望呢?

他现在还在贵州与广西的交界处防备着楚军,李明忠直接攻入贵州境内的举动让贵阳朝廷都为之震动,孙可望为了不让贵阳朝廷直接被端了,只能将主要的兵力退守云贵基本盘,并与攻入贵州的李明忠展开激战。

那李明忠麾下虽然有三千骁勇善战的狼兵,但面对孙可望的大军围剿还是只能被迫退回广西,在郭之奇的调遣下与孙可望展开拉锯和僵持。

双线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