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 219. 219 软肋 如果人真的铁石心肠,那……

219. 219 软肋 如果人真的铁石心肠,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选。

其他专家倒是盛情邀请,约南雁有机会一起欣赏歌剧表演。

京剧虽然还不错,但他们真的有些欣赏不来。

南雁笑着应下,送人登机后许久这才离开这边。

机场送行的人还挺多,工业部、计委、教育部、化工部以及外交部。

办公厅里的郑主任也在,坐着车子和南雁还有于主任一块离开。

“这次倒是辛苦了小贺同志和他母亲。”

感情牌打出去,效果显而易见。

于主任笑呵呵一句,“贺家母子两人的政治觉悟还是有的,不然当年也不会毅然回国,投身到半导体产业的建设中。再者说近朱者赤,有小高这么个高觉悟的,他们哪能没这点思想觉悟?”

“是啊,小高这次也辛苦了。”

南雁十分谦虚,“都是我应该做的。”

应该不应该,郑主任和于主任心知肚明。

表彰也称不上,口头的表扬人似乎也不需要。

索性扯一些有的没的,又说起了海湾那边的战争局势。

郑主任十分好奇,“听说收音机在那边热卖,南雁同志你对局势的把握还真不错。”

战争嘛,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无非是武器给养。

战争初期,他们就别指望买武器挣钱了,这会儿还是美国人的蛋糕,外人轻易动弹不得。

给那边送点给养倒也是不错的挣钱手段。

打仗需要武器,更需要给养啊。

国内和各大军区目前都是全力供应给养。

但谁能想到,收音机这东西竟然又在海湾那边畅销。

要知道,战争发生前的海湾人均居民收入那可是国内的几十倍将近百倍。

家家户户都有小彩电,谁会在乎一台收音机呢?

“打仗嘛,破坏对方的水电基础设施是常态,一旦电力供应不稳,那电视机相当于破铜烂铁,但收音机就不一样了。”

收音机可以用电池供电,对电力需求没那么高。

南雁笑了笑,“越是战争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越不能忽略。”

这种精神需求,可不是一个收音机能满足的。

随身听和音乐磁带的市场也很大。

郑主任听这一番分析不由感慨万千,国内对海湾地区的分析多是从战争展开的。

虽然也有考虑到破坏水电道路,但是没有再细致到这些物资需求。

尤其是什么精神需求。

战争时期,普通人最大的期待也不过是希望战争尽快结束。

哪还有什么资格谈精神需求?

但战争只是局部的,并没有将两个国家全部牵扯其中。

两国交界处不安稳,但大后方还算稳定。

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处于战争阴影下哪能说真正的安稳呢?

寻找寄托成为绝大部分人的需求。

精神需求虽然带着几分小布尔乔亚。

但很实在。

随身听的畅销就是证明。

不过郑主任还是有些奇怪,“她怎么执意要用地毯来交易?”

没有用现金交易,也没有用石油抵价。

南雁自始至终的选择都是波斯地毯。

这有点奇怪。

看着往四机部大院去的人,于主任将车窗拉了上去。

“她心软。”

心软?

这跟心软有什么关系?

郑主任有点没搞清楚。

于主任叹气,“这些地毯都是手工品,都是当地的女人孩子制作的。”

话说到这地步,郑主任还能不明白?

战争让女人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

本就弱势的群体会彻底暴露在弱肉强食的围猎中。

如果能有一技之长,好歹还能让他们有可用之处。

留下性命被压迫也总比连性命都保不住的强。

毕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