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清穿之德妃升职日常 > 226. 第二百二十六章 观星与鱼饵

226. 第二百二十六章 观星与鱼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莫要担心。好在给汤若望下旨凌迟之后的第二年,京城地动,人心惶惶。汤若望怕是躲不过这一劫。不过,他年纪大了,在牢里吃了苦,没有几年就病逝了。他是大清的功臣,朕甚是惋惜。”康熙道。

“大清乃是天朝上国,万朝来拜。只看京城街道上,一年比一年多的洋人面孔,就知道传教士仍然想要在大清传教。”阮酒酒适时的吹捧了康熙一下。

康熙眼中冷漠荡然无存,他笑着道:“这也是朕勤政努力的意义。百姓安居乐业,邻邦臣服于大清。”

“玛琭对传教士好似很感兴趣?”康熙问道。

“与其说对传教士感兴趣,不如说对传教士来自的国度,有些好奇。好奇他们的文化,他们的国家是否繁荣。能制造出来这样精确的仪器,连天上的星星都看的更清楚。还能够漂洋过海,来到大清。其中的神秘,比话本子还要让人想要探索了解。”阮酒酒道。

“你啊,怎么这样爱听故事。胤禛和胤祚也爱听朕给他们读书。”康熙道。

“皇上难道不夸我有向学之心吗?古有孟母三迁,可见环境和周围人的品行,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我是个爱读书的好额娘,孩子们以后一定也会是个好学生。”阮酒酒道。

“夸你,你在后宫之中最有文采。”康熙道。

“这话我不敢应。论文采,背诗我尚可,写诗什么的,还是安嫔更厉害。曾看过她写的诗集,那真真是满页锦绣。”阮酒酒佩服道。

性格坚韧强势,但是有满腹文采的才女,很难让人不去崇拜。

“星星也看完了,还想夜钓吗?”康熙不愿去提安嫔。

能在后宫给安嫔、敬嫔一个栖身之所,没有褫夺她们的封号和位份,已是他念着旧情,仁慈所待了。

阮酒酒也只是话赶话,她道:“当然要。等回宫以后,可就没有机会夜晚游湖了。”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阮酒酒回头去问。

取来鱼竿等工具的小太监忙拿着鱼竿,拎着鱼饵上前:“回娘娘,都准备好了。船也停在了鱼最多的地方。皇上和娘娘可以尽兴钓鱼。”

“这个位置好,月亮照在湖面,看的也清楚。”阮酒酒声音轻快,面容温柔,眼眸清澈的,好似是个无忧无虑的人儿。

康熙微微一笑:“走,朕帮你调试鱼竿。”

从船头往另一边走的路上,康熙却在想另一件事。

汤若望已经病逝,但是钦天监还有南怀仁人在。

他指命南怀仁制造天文仪器,也在西洋使臣来时,担当大清的译员。

但是,最令康熙在意,记在心里的是,南怀仁奉他的命令,监铸大炮。如今大炮已成,三藩之乱也即将结束。

炮火的力量,在战争中的影响太大。

若是没有南怀仁监铸成功的火炮,这场平三藩的拉扯,不知还要多久。

火炮啊,还是要大力研究,不可以尝到了甜头就止步于此。

他们大清当初就是靠着火炮轰开了前明的皇城门,谁知道往后会不会有其他人也靠着火炮,把爱新觉罗氏从皇位上赶下来。

天下永远是那个天下,百姓还是那些百姓。所谓亡国,亡的只是皇族。

熟读史书的康熙,深刻知道,皇朝的更迭是多么的正常。

但是,作为帝王,他希望大清能长长久久,千秋万代。

短短的一段路,康熙脑海里思绪飞舞,阮酒酒却一点儿不知道。

不知道才好。

康熙看到阮酒酒在两个鱼竿前面,认真的挑来挑去。

他轻松的笑出声:“这两个鱼竿一模一样。”

“还是要试试手感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我挑这个。”阮酒酒挑中右边的那支鱼竿:“月亮的光辉正好照在这支鱼竿上,照的它闪闪发亮。可见,它与我有缘,定然能助我今晚钓满满一桶的鱼。”

芝兰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