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 第65章 授人以渔

第65章 授人以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地也好种红薯也罢,都不需要卫长君手把手教。他到家的第二天又下雨了,等他回来,孟粮和牛固不止把韩嫣家东边的空地犁成一垄一垄,他留种红薯的十亩地也犁成一垄一垄,只等他回来种红薯。

此时八阳里的小麦已经种下去,他们的红薯苗也不是很多,无需太多人手,卫长君请几十个人过来,一天就把现有的红薯苗全部种下去。

翌日,卫长君又去八阳里请几十人种玉米。孟粮和牛固把卫家西边的空地犁好稍微耙一下,卫长君撒上苜蓿种子。此后休息半日,卫长君就带着家人收拾院里的地。

屋外忙个不停,卫步和卫广在屋里学文识字也静不下心,窦婴就放他俩出去帮忙。

卫长君把锄头交给弟弟,倚着墙壁同窦婴闲聊。

那天韩嫣觉着没有回去的必要,后来还是跟卫长君回去了。不过他只在家待两天就跑去卫家找卫长君。

恰好卫长君不懂金银玉器,而他又要可着五十金给两个妹妹准备嫁妆,就叫韩嫣帮他参谋。韩嫣眼光高,五十金花的一干二净两个小小的首饰盒都没装满,禁不住嫌卫长君吝啬。

卫长君懒得争辩,回到家中又拿出百金,一个首饰盒里放五十金,塞得盖子盖不上,韩嫣震惊了,他准备的陪嫁竟然金块多过首饰。

卫长君直言韩嫣不懂。韩嫣心说我是不懂,长得不俗净干这等俗事。回到秦岭就找窦婴吐糟,每每觉着卫长君非常人,卫长君就给他整出一件比世俗之人还俗的事。

窦婴也好奇,一直没找到机会问,“你怎么想到陪嫁那么多一块一块的黄金?”顿了顿,“老夫记得你大妹还没遇到如意郎君,怎么连她的也准备好了?”

“两个妹妹一起准备,不偏不倚,省得以后遇到点事想起嫁妆不一样再跟我抱怨。不过听我母亲说,她也快了。母亲把二妹的日子定在深秋时节,就是希望大妹在她之前嫁出去。否则长姊还没嫁妹妹先嫁,还不够左邻右舍说的呢。”其实也是卫长君懒得再去一次金铺。

窦婴:“难不成陈掌真穷的需要你补贴?”

“穷不穷我不知道。”卫长君看到陈掌礼仪长相都不错,其他方面就没细问,毕竟只是图他这个人,“但有那笔钱,我两个妹妹到了夫家不用受委屈。她们知道了我的态度,受了委屈也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不会担心出了娘家门犹如泼出去的水,我这个兄长懒得管。”

窦婴懂了,最后这点才是他准备五十金的真实目的,“难为你年纪轻轻就能考虑的如此周到。”

卫长君:“我母亲以前一直在侯府,没机会给子女张罗亲事,也没机会帮别人忙活,什么都不懂。我再不多想想,这个家得过成什么样。”

话虽如此,长安城父母双全女儿在夫家过得不顺心的也大有人在。远的不说,就说他表姐馆陶大长公主,嫁的那是什么人。

窦婴一直没看上,也不知道他姑母怎么想的,小小千户侯也叫她嫁。当时长安又不是没有万户侯,曹参的孙子,陈平的孙子。哪怕年龄差一点,也可以早点把婚事定下来,等她及笄再嫁过去。

“长君,你躲在此地真有点明珠蒙尘。”窦婴由衷说道。

韩嫣拽着两个小不点过来,听到这句脚步一顿,老侯爷不知真相吓撺掇什么。

“侯爷,人各有志。我觉着卫兄在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很好。”韩嫣放开两个小崽子,“卫兄,南边还有六亩地没种,你又收拾院子,回头剪的藤够种这么多地吗?”

“不够我去上林苑,不是说过了?”

韩嫣:“陛下就是给你也顶多给一两亩红薯藤。那次我见着他,听陛下的意思等春红薯藤长出来,叫人剪下来把长安方圆三百里,也就是划为上林苑的这些地方边边角角都种上。虽然没有良田给他种,可荒地不少。何况你的红薯也不挑地方。”

卫长君震惊,“边边角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