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 第90章 制衡

第90章 制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愣了愣神,像是没料到他会这么说,随后反应过来就道:“韩上大夫,您误会了。无论养多大咱们都不要,留你们和大公子他们吃。”

卫长君颇为诧异:“闹了半天给我送鱼苗来了?”

里正点头。

卫长君看向里正的儿子和侄子,“我还以为你们有别的事。”

里正想到什么,瞪一眼儿子和侄子,然后才拎着桶上岸:“我不叫他们来,他们硬要跟来。”

那就是他俩有事。卫长君坐回去,眼神示意二人有什么事尽管说。

卫长君这样善解人意,二人反而感到羞愧,就给里正使眼色。里正没好气道:“在家里不是一套一套的?我说你们两句还跟我叨叨。嫌我年龄大,老糊涂了,有能耐别找我啊。”

卫长君和韩嫣以及窦婴相视一眼,看来事还不小。

“出什么事了?”卫长君问。

里正见儿子和侄子还一个劲跟他使眼色,就知道这俩货指望不上,“没出什么事。还不是这几年妥了您的福,日子比原先好过了。以前寅吃卯粮。这两年交了税,留够来年一年的粮食,家里还有剩。

“前几天他们进城卖红薯粉面差点卖错,回来分钱的时候又差点把钱算错,还不如去病小公子,才几岁,加减乘除就能张口就来。他们就想是不是给村里请个先生,大伙儿都跟着学点。”

“好事啊。”卫长君禁不住搁心里感慨,难怪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那是钱不够?”

堂兄弟二人连连摇头。

里正:“钱差不多。只是咱们不懂怎么请,先生请来了,咱们该怎么招呼人家。所以请大公子,韩上大夫,还有侯爷跟咱们说说。”

要说这事,他找错人了。

窦婴和韩嫣面面相觑,眼神相互推让。

卫长君见状,轻咳一声,“要不我先说?”看向两人。

两人连连点头示意他先来。

卫长君道:“既然请个先生来村里教,那就不能席地而坐。里正,要是我,我会盖六间房屋,拉个小院。三间作为识字的地方,三间作为先生的卧房和书房。对了,还得有一间庖厨。其次,安排好每日上课时间。如果今年你有空他没空,他没能去又该跟谁学,叫谁教。这些您都得先考虑好。房子修整好了,再去城里请人就好请了。”

村里不缺土,瓦虽然贵,他们也买得起,房子不成问题。里正的儿子和侄子不敢开口也不是怕花钱,而是不知道去哪儿请。

里正就问:“怎么请?也不能逢人就问啊。”

卫长君看向窦婴。窦婴不明所以。韩嫣懂了,“您家不是有三个吗?教好了有了贤名,指不定他们也能像董仲舒,还有个叫什么?”到嘴边想不起来了。

韩嫣叫不出名的肯定不是老臣,卫长君想想这两年刘彻身边的新人,除了主父偃、董仲舒,还有还有一个,“公孙弘?”

“对!”韩嫣点头,“即使不如他们,也能去长安县衙,或去廷尉衙门当个刀笔吏。”

里正不敢惦记窦婴的人,颇为不安地问窦婴,“这不好吧?”

窦婴不这样认为,“倘或愿意,老夫认为比跟着老夫有意义。对了,他仨是不是跟去病他们到山边乘凉去了?”

孟粮点头,“奴婢就是看到他仨和牛固四人能看住小公子才没去。”

窦婴让孟粮去找他们。卫长君补一句,“在八阳里教出经验,以后也可以去城里功勋之家授课。”

里正的儿子赶忙说:“大公子,我们请一个就够了。”

卫长君:“我知道。孟粮,记得告诉他们,八阳里想请一个教书先生。”随后卫长君佯装一通百通地提醒里正,其实可以多盖几间房。周围种红薯的人家不少。他们卖红薯差点算错,其他村的人也有可能算错。其他人要是舍得能把孩子送去八阳里识字,八阳里村民也能省点束脩。

里正以及子侄恍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