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 第163章 主动请缨

第163章 主动请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谁知道呢。”事不关己,卫长君懒得关心。

韩嫣叹了一口气,忽然想起这事卫长君开的头。卫长君平日里挤兑他的废话不少,但很少拿军国大事说笑,“长君,我们人在关外,天天忙得一沾枕头就睡,你还有心思跟我聊这个?”

卫长君就知道瞒不过他,“你弟不是一直想建功立业,给自己挣个侯爵?”

韩嫣脸色大变,“你你你——你先去!”不待他开口就往家跑,匆匆写一封信叫骑兵送去。

骑兵每每往离他们最近的驿站送信都会捎一些生活用品。有时是皂角,有时候是粗糙泛黄的手纸。骑兵把信收好下意识问:“要不要买些物品?”

韩嫣想说不,不由得想起卫长君,然后想起他家那些小的,“等我一下。”回屋拿一块金币,“吃的用的穿的看着买。我和卫兄等人的。若有富裕,还驮的动,就买些皂角和手纸或盐和猪油。”

此地远比长安和边关荒凉,光天化日之下一个骑兵也不敢走。每次送信都是三人同行。三个骑兵相视一眼,决定把他的钱花光。天下谁人不知韩嫣家财万贯啊。不过他们也不敢用他的钱风流快活。盖因卫长君出关前买过一批物质,知道边关物价。拿到东西,卫长君掐指一算都能算出他们花了多少。

骑兵走后,韩嫣冷静下来,弄匹马去窑厂找卫长君,“长君,我觉着单单为了化解世家和平民农奴的矛盾,陛下不止于此。”

“哦?”卫长君好奇,洗耳恭听。

韩嫣:“李广功夫极好。如今不适合出兵,最快也得过三伏天。那些人跟他练三四个月,对上匈奴保命没问题。匈奴以前不怕汉军,如今怕,气势上就输了一截。

“要是因此涌出几个将才,以后出兵匈奴仲卿也有帮手。陛下也不至于回回都担心仲卿受伤。不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地图和向导,匈奴大部队留下的痕迹跟小股骑兵不一样。向导完全可以避开匈奴主力,亦或者及时逃回关内。”

卫长君点头,韩嫣分析的有道理。然而他忘了最最重要一点,主将性格。

“韩兄,如果你非常嫉妒仲卿,终于有了建功立业,向陛下证明自己的机会,又认为匈奴不过如此,你会故意避开匈奴主力或无功而返吗?”

韩嫣想象一下,微微张口,无言以对。

卫长君指着东边,“我想明年在那边建个砖厂。我看了一下那边的土,很适合烧砖。”

韩嫣心底很是复杂,“长君,先不说——”

“一朝天子一朝臣。”卫长君打断他,“本朝立过大功的只有仲卿他们。不说仲卿,李息之子闹着出兵匈奴,陛下都会想到不能叫他的功臣没了后。先帝在世时的功臣,陛下跟他们熟吗?陛下和太皇太后出现分歧的时候,他们只支持太皇太后还是陛下?”

刘彻初登大宝那几年发生的事,韩嫣很清楚,坚决支持少年天子的人,不是被太皇太后杀了,就是跟窦婴一样被撵回家。其中称得上功勋世家的仅魏其侯一人。卫青领兵时,魏其侯都没叫窦家子弟跟他捡个功劳,这次更不可能。

卫长君见他还听得进去,“去病和你表兄的儿子一起上战场,去病骑术武功各方面比你侄儿出色,你是担心去病还是担心侄儿?”

韩嫣脱口道:“去病!”说出来脸色微变。这还是有血缘关系呢。指望陛下心疼跟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又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功勋的后人,除非陛下是博爱的圣人。

“给我们送粮食的兵将有没有说太后怎么说?”

卫长君笑了:“听陛下说,平阳侯之母,那位大长公主认为她儿子上她儿子也行。”

韩嫣不禁庆幸只给他弟一封信。要是也给亲戚邻居去几封信,他们一准认为他不想他们封候拜将,他见不得他们比他好。

殊不知他弟韩说接到信后也这样认为。

韩家最富裕的不是韩家嫡支,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