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之士[科举] > 第169章 169 新职

第169章 169 新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此人一出声, 在场官员的视线纷纷落到柳贺身上。

此人之言俨然是要将柳贺在扬州的功劳尽数抹去,反要叫他留下一个不能容人的名声。

但细探之下便知,前任扬州知府、淮安知府被免职, 与柳贺何干?柳贺当时不过一个五品同知, 又如何能左右正四品大员的任免?

与其说是柳贺不容人, 不如说是扬、淮二府的知府治水毫不积极, 淮安甚至免了一个河道御史,他们自己的错,又如何能怪到柳贺头上?

众官此时都等着看柳贺如何应对。

事实上,今日的朝会与柳贺本无关联, 柳贺入京后一月遭不闻不问, 不少官员都以为他会被打发到某个冷门衙门。

今日朝会之上, 户科给事中光懋先上奏,说内库不该挪用太仓银, 天子以内库缺钱为由, 挪了太仓银十万给光禄寺, 之后内阁又商定, 免了江西拖欠的金花银六万六千两, 上月云南澂江临安等府地震,户部又要拨银赈济, 话题全围着银子转。

一提及银子,柳贺上交的盐税商税银自然又被提起。

往日朝堂上提起柳贺,柳贺人在扬州,可近日他却在京城好好待着,既谈到了银子, 他这个主人公又如何能不在场?

就这样, 柳贺被天子召进了皇极殿。

柳贺冲那出声之人拱了拱手:“这位大人, 下官在地方任职,并非吏部官员,无论下官是否容人,官员的任免非下官能够插手,且这几人之所以去职,全是因违犯国法的缘故。”

“国法若不能容他们,下官也不能容,国法能容,下官也能容。”

柳贺这回答让堂上众官心中默默称赞,这回答实在妙极,本就如此,官员任免与柳贺如何相干?且这几人的官位皆在柳贺之上,柳贺更是干涉不得。

若说到不容人,满朝文武,谁又能与他张太岳相比呢?

张太岳之前,高新郑也非胸怀疏阔之人,若此事都值得放在朝会上说,那何人不会被参个整整三天三夜?

柳贺答过此问之后,又有官员详问了柳贺在扬州府治水、收商税、打击私盐的情形,这都是如今朝堂上的要事。

以往商税并不受满朝臣工重视,与田税相比,商税收银着实十分有限,可自扬州府开了先例之后,官员们赫然发现,一府之商税竟如此可观?

这虽与扬州府本身的富庶有关,可由此事可知,商税也应当是太仓银的重要来源之一,何况课商税并不违反祖宗家法,为何不能收?

盐税是根硬骨头,动其根本确实是难,先从商税开征未必不可行。

柳贺的回答有详有略,可事事都是他在扬州的经验之谈,论起治水、收税之事,他可谓头头是道,俨然一位经验丰富的亲民官。

武清伯李伟此时出列道:“柳大人如此干才,在京着实耽误了,臣觉得,不若令柳大人担一任参政,这样一省百姓可受其惠,也能令柳大人之才尽其用。”

听得武清伯此言,朝堂众官都忍不住在心中翻白眼。

参政是什么官?从三品,布政使的佐贰官,分管粮储、屯田、水利等事,这官看似品级不低,可历来官场的副手是那么好当的吗?何况一省之中,上有巡抚、又有左右布政使,还受监察御史监督,日子还不如当知府痛快。

柳贺回京前是扬州知府,十三布政司中,哪个布政司的参政能比扬州知府含金量更高?

就以柳贺的前辈吴桂芳为例,吴桂芳卸任扬州知府后,下一步就升至浙江布政使。

柳贺是大明朝继商文毅公之后第二位三元及第者,任过天子日讲,以詹事府右中允之职外任,任过府同知、知府,李伟竟建议叫他去地方上任参政,若他非当今天子的外公,柳贺抄起皇极殿的金砖砸他脑袋都算客气。

从履历上来说,任扬州知府之前与之后,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