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驭青鸾 > 第17章 被偷听了

第17章 被偷听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好吧。”

风凌歌低头,如今之计也只能先这样了。

马车在街道上辘辘的走着,车厢里安静下来,只听得见窗外嘈杂的喧嚣。

汴安皇宫,朝政殿。

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大焱皇天正帝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他望着朝堂下的诸位大臣,肃然道:“诸位爱卿,再过几日便是我大焱四年一次的祭天大典,数百年前,先帝历经千辛万苦,平定中原,建立圣朝。为了保佑我大焱子民不再遭受战乱侵蚀,风调雨顺,先祖皇帝在京城中朱雀街的南面建立祭天台,每至闰年,便举行祭天大典,扭转御灵锁,转动乾坤,而御灵锁锁遏天下气脉,每每如此,便能风调雨顺,民生和睦,福佑我朝,故而这祭天大典极为重要。”

天正帝扫了一眼殿堂中的大臣,只见三省各部尚书、御北将军、护国公,与其余各大臣手执长笏,都恭敬的站着。

天正帝望向护国公,眼底起了一丝难以琢磨的神色。

护国公本乃爵位,并无过多实权,几十年前先帝娶了上一任护国公的长女,并册封为皇后,时任皇后温柔贤淑,母仪天下,先帝对她宠爱倍加,也是那个时候把执掌祭天大典的重要灵匙,交给了皇后的弟弟风承德,由他主持以后大典。多年后皇后因病薨逝,先帝悲痛欲绝,几年后也驾崩离去。

皇后的弟弟风承德也就成了如今的护国公,身为君主最怕国戚掌权,天正帝曾多次想过收回祭天大权,但奈何先皇后德厚仁爱,她这位弟弟也是兢兢业业,天正帝师出无名,恐遭人落了口舌,只能作罢。

这些朝堂是非,风承德的心底也是明朗如镜。

“护国公。”天正帝收了心中所想,开了口。

“臣在。”风承德手执长笏,回了话。

“爱卿多年来主持祭天大典,从未差错,朕甚感欣慰,本次大典朕也希望也护国公能够确保万无一失呐。”

“臣谨遵圣旨。”风承德拜身。

语毕,天正帝又继续缓缓开口:“令郎身为金羽卫大统领,护我朝京城安定,此番滋事重大,切记一定得尽心尽责。”

“臣明白,一定替犬子转告皇上的话。”

“嗯。”

殿中朝政商议了一会儿,天正又望了望诸位大臣,道:“诸爱卿可还有事要奏?若无奏折,那这便退朝,下去准备祭天大典的相关事宜吧。”

“报!”

话音刚落,朝堂外殿门忽然有一个身影跑了进来,神色慌张,两排的大臣给他让了道,他到殿前单膝跪地急道:“皇上,钦天大人还有要事要奏。”

话音一落,欲将散去的诸位大臣纷纷望向这位传令兵,充满疑惑之色,天正帝也眉毛微蹙,心下微微紧张,疑道:“钦天大人可是观测天象有变?”

“正是。”此言一出,群臣惊愕,风承德也是不可察觉的蹙了眉。

传令兵不紧不慢道:“钦天大人这几日在祭天台边的观星台夜观天象,方才巳时末,那祭天广场上的御灵台起了金光,持续了约莫一炷香功夫,我便领命立即进宫通报皇上。”

“啊……这……”

“这是为何,以前从未出现。”

“金光抚阵,莫非是祥瑞之兆?”

“……”

朝中的大臣议论纷纷,天正帝也是摸不着头脑,心里很是疑惑,他随后诏来了史官,史官查阅了历代祭天史志,也是没有找到类似的情况。

“皇上。”

户部尚书开了口,“依老臣所见,既然是金光拂照,那这便是祥瑞之兆,如今我朝安居太平,定是上天眷顾,往后必定是开盛世,济太平,我等不必惊慌。”

“臣也附议,这定是祥瑞之兆。”旁边另一位内政司主簿说到。

“嗯,尚书所言有理。”皇帝若有所思道。

朝中众人又商议了一会儿,最后皇帝便退了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