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别梦之拯救姐姐妹妹们 > 23《学堂改革章程》带来的震撼

23《学堂改革章程》带来的震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贾璋没有在意贾政的眼神,灌了几口水,润了润嗓子才把《章程》拿出来,放到贾政的桌子上,说道:“儿子今天特意来您这儿,是想和您说说咱们家学的事儿。”

贾政扫了一眼桌上的那叠纸,第一张上居中写着“学堂改革章程”几个大字,但他没有拿起来看,而是继续盯着贾璋,听他怎么说。

“我在家学上课也有半年多了,咱们两府加上亲戚,学堂里也只有二三十个学生,而且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连太爷都管不住。但是咱们两府真就这么点儿人吗?剩下的那些不上学都干嘛去了?倘若不上学,在家安安分分地也就算了;可是不上学的谁肯安分在家?哪个不是飞鹰遛狗、寻花问柳,更有甚者,仗着咱们两府的身份,在外面鱼肉百姓,这是给咱们家招祸啊。”

贾政越听眉头皱得越紧,他在朝廷里只是任了个虚职,本没有什么治理才能,但毕竟年龄阅历在那里,对事情属于有见识、没办法。他听了贾璋所说,自然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家族子弟都不去好好学习,不但会坐吃山空,而且还会沾染恶习,招来灾祸——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思来想去,毫无头绪,只好问贾璋:“你既发现问题,可有对策?”

贾璋微微一笑,指着桌上的《章程》道:“儿子这几日苦苦思索,倒是有了一些浅薄之见,都写在这《章程》里了,还请父亲大人斧正。”.

“哦?”贾政闻言,拿过桌上的小册子,打开认真看了起来:

人非生而知之者,故圣人谨庠序之教也。习惯因人而异也,术业有专攻也,故圣人有教无类也……

开篇先简单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让所有人都接受教育,根据他们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各个方面的人才,紧接着就是各项具体举措。原文引经据典,论述颇多,这里只概其要点:

一、族中所有六到十二岁男童必须入学堂,不入学堂者,中途退出者,家族暂停本人及父母的月钱供养。

二、学堂分杂学期与专学期。杂学期为六到十岁,学识字、句读、算数等基础知识;专学期为十到十二岁,根据能力和特长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有一技傍身。

三、任何年龄段有读书天赋者,可入科举班,专研科举文章,月钱加倍。

四、各家亲戚及家下人等,皆可入学,学中待遇与族中子弟等同。

五、增加学中衣食开支:每人每年冬夏两套学服,每日午饭必有荤菜。

……

清清楚楚十几条,洋洋洒洒千余字,贾政看得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时而啧啧赞叹,时而叹息连连。半晌终于看完了,放下《章程》,仔细盯着贾璋看了好一会儿,看得贾璋都不好意思了,才长叹一口气道:“吾儿真乃我贾家千里驹也!”

父亲难得夸了自己,贾璋非常高兴,趁机说了自己的学习进度远超学堂同学和老师讲课速度的事,请求贾政帮他寻访名师。

贾政听了更觉欣慰,可是想到刚才激动之下,情不自禁地夸了儿子,又怕他骄傲。随即提了几个四书五经中的句子,让贾璋背诵,结果贾璋接口就来,连个磕绊都没有,当真称得上倒背如流。贾政心中更加高兴,但是更怕儿子骄傲了,也要维护自己一直以来的严父形象,所以反而板起脸又问了贾璋几处经义,贾璋还是对答如流。虽然回答仍有些浅显,但大义上没有错,而且还有些新奇的见解,初听莫名其妙,细细想来倒也说得通。

这时贾政心中的喜意已经难以抑制,怕自己忍不住笑起来,赶紧转移话题道:“嗯,回答得还不错,可见这些时日确实用功了,但万不可骄傲——你与太爷还差得远呢,且好好根则太爷学习。渊博的先生为父自会替你寻,你不用分心于此。”

说着轻啜了一口茶,拿起贾璋写的《章程》,轻抚着说道:“只是这个章程牵扯太多,而且花费定然不菲!如今贵妃省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