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桃花雪晴 > 第122章 封齐迁鲁(中)

第122章 封齐迁鲁(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薄姑城四门大开。

薄姑人的男女老少在士卒监押下一队队离开了这座城,远迁往齐侯姜伋给安排的各处异乡去开始新的一切,向东和向西的两路最是队伍庞大。

四处的街里逐渐寂静了下来,只有宪兵们还在履行他们的督察职责。

按照齐侯的命令:不得无端凌辱动迁的土著,不得损毁屋宇水井,不得私取财物。所有城内外的不动产,将分配给将来的新主人们。

侯府、宗庙,有关先前薄姑人君室的一切印记都已经不复存在。

几辆驷马轩车缓缓驶回城中心的广场,西土将士们看到了纷纷向老帅姜子牙行礼。

“悦,让他们停下来。”

看着正在拆毁薄姑社庙墙垣的人们,姜子牙吩咐卫士尹悦去赶快阻止。

负责的小校上前来,恭敬相拜后解释道:“太公在上,这亳社是君侯命令我们推倒的。夷人太野蛮了,他们在社庙中杀人为祭,还把骨骸和骷髅专门陈设于显眼的地方。”

“庙里的祝巫呢?”

“回太公,全都迁走了。”

“你们把有关人牲的痕迹全都清理干净了。这座亳社,还是留下来。日后城中的居民,一样也有很多夷人的,禁制他们祭祀时再杀人就是了。”

“明白了!太公。”

小校赶忙回去带人执行姜子牙的命令。

活到了这把寿数,姜子牙早已修炼得既有雷霆手段又富悲悯情怀。

如何替外孙姬诵、自己的家族和旗下功勋们把握好青州的布局和未来,人老成精的姜子牙早已胸有成竹。

薄姑、齐、丰与营丘,这片东西三百里、南北二百里的肥沃之地是自家封国的根基。

于是,为子孙昌盛考虑,他指示儿子齐侯伋部署了系统的“腾笼换鸟行动”,尤其是针对薄姑和丰这两个位置重要又势力最大的被征服之族。

薄姑澜弥和他的家族被西迁往兖州的聂邦,还有六百之众的薄姑旧贵族家室一起随行,作为自己长孙聂邦之君的臣属。

薄姑百姓的大部迁居于东南方向腾空了的丰地,在丰邑内外重新安家落户。少部分迁往东北的海滨之地,齐国在那里的盐场和渔场正需要更多的人手开发经营。

灭国、迁君、徙民,薄姑所受的惩罚可谓是最重,但姜子牙阻止了齐侯命令中的毁社。

因为,留下来还有用。

按照计划,薄姑城内外将迁入新的齐国百姓,包括爽鸠氏的半数男女,商奄迁来的四千平民,一批纪人和莱夷的战俘。此外,姜子牙还命令从兖州棣邦迁来一百户人家充实这里的民户。

这些东夷民众显然还是会遵循古老习俗在城中的社庙举行传统祭祀的,制止其中野蛮的流俗因素便是了。

三面为泰山环抱的甾川地方,被姜子牙相中为齐国都城的所在。

那一带的鲤、昌、甾、齐这些夷部土著之众被合并为一,今后都是都下的民众。他们中的大部分贵族,也被接纳为齐侯国的中下层贵族,担任士、闾帅、里君、野宰等官职。

眼下已经抽调了不少的夷人丁壮在营丘修建那里的城池,不能让土著们负担的劳役过重。

所以,齐侯伋和有司官署,暂时还是在薄姑城发号施令。

将来腾出了手,各方面准备更为成熟后,再动工营建一座像样的齐国都城不迟。

姜子牙还特别叮嘱儿子伋,让爽鸠之君和鲤君做了朝堂的国士大夫。

爽鸠氏是人所共知的古老东夷苗裔,远在少皞氏辉煌的时代就担任重要职司了。

鲤人的祚胤同样够古老又典型!他们乃东夷帝俊的后人,凑巧也姓姜。

虽然帝俊之姜与西土系的炎帝之姜在渊源上其实没啥纠葛,但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姜字。就当是沾亲带故的同族照顾了。

鲤人的祖上来自青丘之域的季釐之国,传说中季釐又叫季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