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陪诊师 > 第166章 考察厂房

第166章 考察厂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季虹预算一番后,决定去请教黄迈。黄迈毕竟在辛州开了两个厂子,且经营了近二十多年,无论在哪个方面,指导她都是绰绰有余。

季虹微信黄默山,大致说了看法,并约定明晚去黄默山家请教黄迈,请黄默山提前做好安排。

在黄迈家里,季虹没向黄迈提及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的那篇文章,只含糊地说开养老院回报慢。她着重向黄迈请教那家8000平米的厂房,租金能不能谈便宜些、如何谈以及消防方面如何能最少花钱。

黄迈听完季虹的预算后,摇头道:“这么大的投资,回报这么慢,干这个是吃力不讨好。这个东西最适合干公办民营性质的,和政府合作,投入少,风险少。但咱没关系,目前也没机会。”

季虹:“黄叔,公办民营,我了解过。确实没机会,这个轮不到咱。我作的预算是大了些,不过,我想请您指点下,房租如何谈便宜,还有消防方面,这两项如果谈得好,可以省下不少。”

黄迈:“消防方面,我有熟人,下午我先问一下,回头答复你。房租嘛,目前各行各业受疫情影响,生意都不太好,倒闭的也很多。你们俩这么年轻去谈房租,人家觉得不可信。我陪你们去一趟吧,明上午就去。”

次日上午,黄默山开车载着父亲和季虹,直奔厂房。

厂房在辛州市城郊结合部,位置不错。往东连着城区,往西是大片农田。北面靠着一片树林,南面有几家厂房,不拥挤,也不挡视线。整体上厂房不多,空气新鲜,光线充足,开养老院过得去。

这家工厂是家纺织厂,三个老板合营。到场谈租赁的老板叫熊威,他带着黄迈、黄默山和季虹把厂子的方方面面全部看了一遍。

厂子分车间和宿舍两栋楼。车间三层,宿舍四层,相对而望,相距约80米,在西边,连接两栋楼的是食堂和停车场,与东边的大门正好围成一圈。院子里靠近食堂有个篮球场和羽毛球场。

熊威说,厂房是自建的,已经营9年。目前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实在没法干了,就变卖了设备,解散了工人,关门大吉。三个老板正在另谋出路。

季虹和黄默山私下咕叽,厂房的环境真不错,尤其是大大的院子,目测该有三四千平米吧,改造成户外活动场所贼棒。

黄默山说这家工厂挺注意工人的娱乐活动的,乒乓球场和篮球场都有。

季虹说:“没听熊威说吗,工厂开工时一千多工人呢,这算大厂了。大厂有这些配置很正常,当然要注重工人的精神生活啦。”

黄迈偷偷问季虹工厂咋样,季虹说,中。

黄迈和熊威扯天扯地聊了一圈,谈当前的生意如何难做,然后把话题转到房租上。经过几个回合的讨价还价,黄迈把房租压到0.55元/平米/天,熊威再不退让了。

季虹在一旁听着,用手机默默算出来,房租就是132000,比原来的预算少了36000元。她心里暗暗庆幸,找黄迈是找对了,要是自己,这个价钱不敢想,也不知怎么谈。

黄迈假装犹豫,和熊威说,考虑考虑,然后挥手作别。

路上,黄迈说,这家厂房虽说9年了,但房子盖得好,不算旧。厨房、食堂、厕所等各项设计都不错,最适合开厂用。开养老院的话,水路电路都得重新布,有些可惜。至于房租,压到最低了,要不是疫情影响,人家不会松口的。

“爸,这家工厂建起来得多少钱?”黄默山问。

“500多万,人家说的时候,你不注意听!”季虹在后座回答。

“是的,”黄迈补充,“熊威说,盖房子花了这么多,像这样收租金啥时候能收得回来?不过呢,目前卖不出去,只有先租了。他说暂时只能租10年,你们的看法呢?”

“那肯定不行,我正要说这个的。”季虹说,“咱开养老院投资这么大,那么多的设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