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晚明海枭 > 第31章~第40章注释

第31章~第40章注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3章:

.5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腓力二世兼任葡萄牙国王。经西菲当局派出耶稣会士桑切斯赴澳门斡旋后,澳门葡人接受了这位新任国王,此后除果阿的葡印总督之外,马尼拉的西菲总督也给予了澳葡当局巨大的军事支持和贸易便利。

2.议事会和仁慈堂是澳门葡人社会的两大支柱。议事会于53年成立,是为澳门的葡人自治机构,其基本架空了果阿方面派来的澳门总督。仁慈堂则成立于569年,主要职责是对天主教徒(包括非葡萄牙人)的慈善救济。其另一重要功能便是金融,其资金来源包括税收、捐赠、无人继承的遗产等,并通过放贷投资获取利润,其放贷给陆路贸易的利率在0%左右,海路贸易则要20%25%。以上是给葡人的利率,给华人要翻倍。——主要参考《陆海交接处:早期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澳门》一书。

第32章:

.晚清的中式帆船耆英号主桅高27米,硬帆重达9吨。

2.相同磅数的寇菲林长炮比加农炮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炮管长度、壁厚以及装药量等都比加农炮大,但由于装填困难所以射速慢。《西法神机》、《火攻挈要》、《兵录》等明末兵书中也出现类似的火炮分类方法,即战铳、攻铳、守铳。

3.架退式四轮炮车在战舰上的应用时间大约就在6世纪末7世纪初,此前炮手往往要爬到船外装填炮弹,战舰在此过程中必须撤出战斗。在5年的英西海战中,英国战舰火炮大约需小时才能打一发(是否应用四轮炮车未知,射速慢和炮手数量不足也有很大关系),而到了652年的英荷战争,其射速提升至5分钟每发。

第33章:

、“海舶上司罗盘者曰伙长。置一龛,下铺细砂,安盘于上取平,周回置灯,伙长昼夜视之,较之以刻漏而定方向焉。其水之浅深,泥之颜色臭味,皆知之。验之,毛发不爽。”——出自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

2、“司针之处甚幽密,外物一无所睹,惟开小牗与舵门相向,欲其专也。针舱内燃长明灯,不分昼夜。”“针左则舵左,针右则舵右,舵工听命于伙长焉”——分别出自谢杰《虔台倭纂》、《琉球录撮要补遗》,作者是万历七年乘封舟出使琉球的册封副使。

第34章:

、“一更六十里,以沙漏定之。漏用玻璃瓶两枚,细口大腹。一枚盛沙满之,两口对合,中通一线以过沙,倒悬针盘上,沙尽为一漏,复转悬之。计一昼夜约二十四漏,每二漏半有零为一更。风缓船迟,虽及漏刻,尚不及更。风疾船速,未及漏刻已逾六十里,为过更也。”——出自程顺刚《指南广义》

2、“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人从船首速行至尾,木片与人齐至,则更数方准。若人行至船尾而木片未至,则为不上更。或木片反先,人至船尾,则为过更,皆不合更也。”——出自黄叔璥《台海使槎录》

3、“船中最要,莫如伙长、舵工、阿班。”——出自夏子阳《使琉球录》。阿班又叫鸦班、班手、斗手,主要负责登高瞭望、张弛顶帆等桅杆上的操作。伙长劳神、舵工劳力,班手则需要上下如飞能在桅杆上杂耍,这三者都是高级水手,待遇也比一般水手要高。

第35章:

“二十一日夜,飓风陡作,舟荡不息。大桅原以五木攒者,竟折去。须臾,舵叶亦坏,幸以铁梨木为柄,得独存。舟之所恃以为命者,桅与舵也。当此时,舟人哭声震天。予辈亦自知决无生理,相顾叹曰:‘天命果如此,以计免者得之矣。狐死尚正首丘,呜呼!狐之不能若也!’舟人无所庸力,但大呼天妃求救。予等为军民请命,亦叩首无已。果有红光烛舟,舟人相报曰:‘天妃至矣!吾辈可以生矣!’舟果少宁。翼日风如故,尚不敢易舵。众皆废寝食以待毙,不复肯入舱止水。同行夷舟遂相失,不知所往。二十三日,黑云蔽天,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