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十年代逛淘宝 > 第 113 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对付流言的手段

第 113 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对付流言的手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明霞和大花走出周国红小院所在的巷子,两个人都沉默着没有说话。

地面长方形青石铺成的道路不算平坦,但踩着很扎实,这是解放前铺设的青石老路,石面已经被磨得光亮鉴人,道路的尽头是标志性的石塔,走在这条路上,古老县城的特殊气息扑面而来,似乎时光又往前走了许多年。

明霞牵着大花的手,往东边的城门走去。

一声细微的抽噎在明霞身边出现,很轻很轻。这声抽噎刚冒出来,便迅速消失,如果不是明霞站得足够近,恐怕是会把这个声音忽略。

明霞握着大花的手微微用力,视线落在她低垂脑袋上端端正正的发旋上,随后,她捏了捏小姑娘的手心,用沉稳的声音说道:“二花现在就要上学了,我们也不能落后她呢,我买了识字字典,回去我们一起学好吗?”

大花听到明霞所说,立刻抬头看她,湿漉漉的眼角还有泪水痕迹。明霞的话让她想到一件事情,心中的难受劲顿时缓了缓,她一边走,一边握紧了明霞的手说道:

“娘,我们村子里上学的人都比我大些,二花这么小去上学,会不会跟不上?”

铁屋村没有自己的小学,村子里的孩子要念书,就要到另一个自然村的学校上课。两个村子之间隔着好些个山头,步行也要将近一个小时时间。孩子太小,走不了远路,等孩子大了,又已经是半个劳动力。

这个时期虽然全国上下已经开展多次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但并没有强制的义务教育,所以绝大多数的乡村里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能得到念书的机会很少。

铁屋村里,上学识字的孩子用指头都能数得清。这些孩子里,男孩又占绝大多数。那些极少数的女孩,也就去学习两三年,认识些简单汉字,就不会再让他们去上课了。

所以,在大花的认知里,去学堂的小孩年龄也要比自己大上几岁。所以她心里很疑惑,比自己小了两岁的二花,怎么在县城里,要这么早念书。

“凤城县大部分孩子的入学年龄在七岁半左右,二花提前上学,是周教练跟我商量好的。”明霞并没有因为大花年龄小而敷衍她,她细致地将她和周国红的考量说给二花听,“二花现在年龄还小,每天训练的时间有限,她跟着周教练练球,以后难免顾及不了学业,所以周教练打算让她早二年去学校,早早接触,早适应。”

大花费了点劲,才明白明霞的话意。

明霞不等大花说话,便立刻将话题引回去。

“所以,二花在周教练身边学的要刻苦,我们当妈当大姐的也不能拉下。”她们此时已经走到凤城县最繁荣的百货公司附近,明霞指着店铺上的招牌对大花说道,“你看,识字很重要,如果不识字,我们买东西都不知道街上开着是什么店呢?”

大花敬畏地看着明霞放字典的竹篓,谨慎地凑近明霞,小声地说道:“娘,识字那么难,我们自己学能行吗?”

行,怎么不行。

虽然上辈子工作多年,精力主攻专业方向,基础教育课堂上学到的具体学科知识高考毕业之后很少接触,大部分都遗忘了,但自己好歹有学校里泡了快二十年的底子,马上去高考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把记忆捡回来,但给孩子做一些启蒙教育,还是绰绰有余。

于是,从县城走到木材厂这段路,明霞就在给二花普及如何通过新华字典,学习和辨认一个完全不认识的汉字。

——

——

今天正好到周国彪轮休,所以明霞她们回去的时候,是坐另一个司机的车。这个司机明霞也熟悉,是周国彪的徒弟,只不过他比起喜欢唠嗑的周国彪,性子更沉默,一路无话,将明霞和大花送到老地方后,也没多说什么,点了点头,就离开了。

明霞和大花赶回铁屋村,直接去阿依小山的苦梨树林里接三花和花花两位小朋友。

阿依小山的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