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早安!三国打工人 > 741(. 长相守(中) 孟津

741(. 长相守(中) 孟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心里满满的意气风发,想的只有如何能够出关击破胡虏,一雪这些年来汉民所受的耻辱。

他的同袍们原本也是如此,每一个并州兵都是如此,每日晨起演练时,必要大喊三声诛杀胡虏!为他们的亲人报仇,为战死的张公报仇,为大汉的百姓报仇!

但丁使君说,他们不出雁门。

他们要去一个更好的地方,一个又温暖,又富饶,能让他们过得很好的地方,他们可以发财,还要立一个惊天动地的大功。然后他们就一路南下,屯扎于河内,距离孟津很近的一个小城里,那里的确是比雁门更加温暖的,而且确实也比雁门更加富饶。

距离军营不过十数里外的孟津城中,是并州人从未见过的世界:

河面上数不清的商船,高高的桅杆像丛林一样,熙攘往来;码头上的佣工汗流浃背地将一箱箱货物搬下,再将一箱箱货物又搬上;小吏带着守卫,板着脸在一艘接一艘的商船上走过,时不时严厉地叱骂船主几句,时不时又眉开眼笑地往袖子里塞一点接过来的东西;

商船在码头停不住几日就会匆匆离开,据说是因为停泊在码头也是要收钱的,收得还不便宜。但货物是已经留下了,被分门别类地运到市廛里去,店铺里去,其中有些香气扑鼻,有些光华璀璨,那水一般丝滑的绸缎,冰一般晶莹的玉,还有明月一般的珍珠,鲜血一般的宝石。孟津城里有的是年老出宫的宦官,那些老常侍们侍奉过数代先帝,也被数代先帝当成自己最亲近的人信任,因此当这些老人离开北宫,来到与雒阳只有一河之隔的孟津时,他们自然也将自己的亲眷以及巨大的财富都带到了这里。

那都是并州的穷武将们一辈子也看不到,想不到,梦里都不会梦到的东西,突然之间就挤进了他们的眼睛里。

突然之间,守边疆,杀胡虏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了——他听到他的同袍,也许是魏续,也许是魏越,也许是侯成,又或者是吕布,他们在他的耳边疑惑地问:城中之人,有何功德啊?

那些阉人付出了什么,住在这样繁华又安宁的地方,享受这样奢侈而舒适的生活?

他们的身上也有那些伤疤吗?他们也知道冬天的钩镶握起来有多冷,夏日的铠甲穿上身有多热吗?他们也用武器,用拳脚,用牙齿战斗,直至最后从死人堆里侥幸爬出来过吗?他们也曾经在睡梦里听到焦斗声声,跳起来拎起自己的马槊,奔向被胡虏肆虐的村庄吗?

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兄弟,他们的妻儿,也曾惨死在胡虏的刀下吗?!

这一声声的发问初时是带着疑惑的,后来却渐渐带上了怨气,他们瞧不起孟津城中那些脑满肠肥的贵人,而贵人们更瞧不起他们。

他们有什么?这些并州来的穷狗,禄米几何啊?去酒坊打酒都只敢喝最便宜的浊酒,他们与城中的黔首苍头何异啊?

哦,自然是有异的——那些下巴光滑的老常侍笑着说,他家的奴仆也比那些并州兵干净体面哪!

老常侍们是这样的态度,孟津城中的商贾也是这样的态度,就连那些穿着短褐,扛着箱子在码头走过的黔首,心中说不定也是认同的。

人人都喜欢一点优越感,活得再苦的人都是如此,这原本也是一件很寻常的事。

但看在并州人眼里,这事就不那么寻常了。

军中不是没人察觉出端倪,高顺是第一个向丁原进言的人,他那时只是个别部司马,这举动堪称僭越,因而细想是有些鲁莽的,可他劝告丁原的话却一点都不鲁莽。

他说,久居京洛,恐人心生变。

丁使君那张瘦削而严厉,因此显得刻薄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明晃晃的鄙薄。

“朝廷视幽并如粪土,”他说,“儿郎们也该变一变了。”

张辽听到这句话时,心里涌出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他想,使君说得是有道理的。

朝廷瞧不起并州的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