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九十二章 渔船

第九十二章 渔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若非亲眼所见,唐小宝实在不敢相信这些工匠们出神入化的手艺。或许他们没有丰富的数学基础知识,或许他们对于物理化学一无所知。

可是他们祖先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告诉唐小宝,我们的古人曾经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骄傲。这些榫卯结构制作出来的工具,全身上下没有一颗螺丝钉却坚固异常。

神奇的榫卯结构,甚至于会使得工具越用越结实。甚至于,就算是有些地方用胶也只是起着简单的加固作用。这种纯天然制作出来的鱼胶,用来粘黏木头非常的牢固。

鱼胶的制作也非常麻烦,古人所用胶很神奇,不仅绿色环保,粘性牢固,而且还不会伤害到家具的木质结构,使得榫卯结构可以随意拆卸和组装,不会影响家具的整体结构。较为常见的有鱼鳔胶、猪皮胶等等。

榫卯结构虽然神奇,可我们总还能一窥古人智慧。然而比明榫更为精致的,是暗榫。

这些工匠们不懂唐小宝图纸所描绘的意思,他们也不懂什么是杠杆原理,加倍的不懂什么是滑轮之类。可是,这些木工工匠还有铁匠们,都严格按照唐小宝的意思,来制作大船所用的塔吊。

通州府终究是没能抗得过上意,最终官府还是加收了三成的赋税。这使得今年通州府百姓的日子,愈发的难过。

灾情还在继续蔓延,粮食的一再减产,使得今年严重缺粮。再不解决粮食的问题,必然会出大事。

董天正走投无路,他实在找不到解救万民与水火的办法。于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他,便把唐小宝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董天正亲自带着百姓们去了海滩,他扛着锄头风餐露宿,和百姓们一道按照唐小宝的办法在晒盐。

百姓们别的东西没有,唯有使不完的力气。谁都知道市面上官盐的价格,绝不是一个寻常百姓所能买得起的。这也就造成了,私盐的猖獗。

私盐是杀头的重罪,而且这些私盐贩子所贩卖的私盐中,基本上都是劣质的粗盐。有的,甚至于掺杂了泥土和沙子。就这,寻常人家想买盐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生产力的低下。若是真如唐小宝所说的那样,仅仅靠着晒盐过滤等等几道工序下来,就能得到上好的精盐。那么食盐的价格势必会被打下来,到时候寻常的百姓就能吃得起了。

而对于通州府来说,仅靠这些盐税,就可以极大的减轻百姓们的负担。

董天正一介书生,就这样带着百姓们引海水入田,开始了晒盐的庞大工程。

而唐小宝这边则日夜的留在船厂,重新打造改进这些巨舰。这些大船在唐小宝眼里,当真个个都是宝贝。

要命的是,船厂有着大量的巨木。这些,都是历代皇帝们积攒下来的家业。丝绸之路的断绝,使得大圣王朝的历代皇帝不得不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其一是炫耀天朝上国的国威,此外就是和这些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

这让唐小宝大喜过望,他有了机会可以尽快的造出捕鱼船。不过在这之前,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盐巴还有木柴。

没有冷藏的时代,这些捕获来的海鱼很快就会变质。好在董天正已经在挖盐池了,此外就是可以制作大量的熏鱼。

改造船只是个辛苦繁杂的工作,唐小宝本以为像是董小六这个败家子,会打退堂鼓。可是,董小六这厮反而像是一只疯狂跳踉的猴子,比谁都兴奋。

唐小宝从府衙搬出来,直接入住进了船厂。为的,就是尽快改造好渔船。

董小六这厮自从唐小宝离开了衙门,登时如失魂落魄一般,他失去了最好的玩伴。

董七七也有些闷闷不乐,只不过她不会表现在脸上。只有和小囡囡单独相处的时候,她经常一个人发呆。

年幼的小囡囡似乎懂了些什么一样,她悄悄的走过去,拉着董七七的手:“七七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