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执今之道

第四百二十九章 执今之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朝中的文臣们不好对付,这些封建余孽们冥顽不灵顽固不化。对于先祖时期的规矩礼仪,奉为神明一般。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儒家思想。

不得不承认儒家思想确实是延续了我们中华几千年的璀璨文明,可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许多封建思想是并不可取的。

唐小宝手里这本手抄本的道德经,其中就有对许多儒家思想的弊端,提出了反对的地方。

这正是唐小宝想要的,每当他想下达某种新政的时候,下面的臣子们总是让他头疼不已。这些臣子们要么引经据典,要么卖弄文采,总之在朝堂上一片反对之声。

倒不是说这些臣子们有什么恶意,相反的,大多数臣子其实都忠心耿耿。就像是当初的令狐云龙一般,不撞南墙不回头。

唐小宝总不能将这些人都杀了吧,再者说了这些臣子都是出于忠心,才冒死纳谏的。

比如说,唐小宝想改革一下过于严苛的嫡庶制度。结果,差点被天下人喷死。后来,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这个时代的人,在他们看来嫡庶关系都是金科玉律,是不容更改的。家里的长子,永远都是优于庶子的。即便是庶子再怎么优秀那也不行,长幼关系不能改。

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但各个妻子之间的地位不平等,这种差别就是嫡庶之分。嫡是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

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嫡庶的差别在唐宋以前极为重要。

嫡长子,在家里的身份地位尊崇。远不是,一个庶子所能比的。嫡长子才拥有第一继承权,而“庶长子”的存在感就低了很多。

中国一夫多妻最初只流行于贵族阶层,平民多为一夫一妻,称“匹夫匹妇”。

正常情况下一夫多妻的家庭里面,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位正妻,称为嫡妻。正妻与丈夫地位平等,在服制,车制等礼仪制度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比如皇后的袆衣和皇帝的十二章衣,其裨、纽、约、佩、绶等配件便是完全相同的。

唐小宝想择优而选,比如说举荐的人才也好,世袭的爵位也罢。不再要求嫡庶之分,而是看个人能力。个人能力强者,庶子一样可以成为第一继承人。

这一下引起了天下震动,几乎是所有人都表示坚决反对,这等同于,是对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

唐小宝无奈,最终也只能是妥协。欲速而不达,这种事只能容后再议了。

此外,还有关于自己纳妃的事。尽管唐小宝一再强调,自己只娶皇后一人,这一下好了,弹劾的奏疏就没有间断过。

臣子们的理由无可辩驳,虽说你们是新婚燕尔。然而一个皇后的生育能力终究有限,你是皇帝,还是开国皇帝。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是国本。

大时建国,可是如今的宗正寺如此重要的部门,竟然形同虚设。这一切,

只因为他老唐家人才凋零。放眼整个大时帝国,竟然没有一个皇室宗亲。

没办法,谁让你唐小宝是个孤儿呢,人家朱元璋建国称帝,好歹还有几个兄弟子侄啥的。你唐小宝在青山村家破人亡,家族中只剩下你一个。唐小宝的父亲一脉单传,连个叔伯都没有。

北齐设立宗正寺,宗正改称宗正寺卿或宗正卿,副官称宗正少卿,掌管皇族事务。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守护皇族陵庙。

因为唐代道教是国教,所以宗正寺还管理道士、僧侣。隋唐两宋相沿,为九寺之一。

所谓的宗正寺,其实就是掌管皇族事物的一个部门。约束皇室宗亲,不得犯法。否则,就会被押入宗正寺受审。

唐小宝孤家寡人的,连个皇室宗亲都没有。这个宗正寺,自然就是形同虚设了。臣子们联名上书,让唐小宝广纳嫔妃也不无道理。

你皇帝如今逍遥快活,虽是年轻。可世事无常,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你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