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时太祖 >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不一样的时代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不一样的时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以为是的缺点会害死人的,唐小宝之前是何其的自负。知道亲眼见到了周举人的飞黄腾达之后,唐小宝沉默了。

自己总是太过想当然了些,他以为的和现实中,完全就是两码事。难怪与,民间的百姓们会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一点都不夸张,做官的总有法子捞钱。

唐小宝一直都非常奇怪,明朝朱元璋制定的官员俸禄极低,可是明初吏政清明。朱元璋也是铁腕反腐,效果显著。

唐小宝建立大时国之后,也是仿照了朱元璋时期的官员俸禄制度。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比起大圣王朝的腐败,如今的大时王朝确实是算得上是清正廉明。这里指的是,官场上的清正廉明。

实际情况,则是恰恰相反。官员的俸禄越低,他们越是会变着法子的搜刮敛财。这种搜刮敛财都是朝廷默许的一种制度,大家彼此都是心照不宣。

所有人都清楚,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小到一个知府县令,大到朝中要员。只有皇帝唐小宝一个人,是被蒙在鼓里的。

像是天权军指挥使孔祥鑫这样的人,他是不适合做官的。若不是他深受唐小宝的器重,破格提拔为天权军指挥使。像是孔祥鑫这类人,在官场上是会处处受到排挤的。

唐小宝不知道的是,明朝的官员俸禄体系当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官员可以依靠许多不法途径来获取“灰色收入”,而这些灰色收入,往

往是他们标准俸禄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明朝的敛财手段有许多,可谓五花八门,不过与其他朝代不同,明朝官员很少在明面上进行贪污腐败。 由于明朝反贪法律严苛,加上言官制度使得许多官员都害怕被抓到把柄遭到弹劾,因此明朝的官员获取灰色收入大部分都是通过大家默认的途径,比如占田收租和收取常例钱。 在明朝官员的俸禄不高,可是灰色收入却非常多。

以至于后来的东林党人,直接成了商人的代言人。甚至于逼的崇祯皇帝,直接废除了商税。于是,繁重的赋税被强加到了穷苦百姓身上,造反自然是必然的结果。

想到这里,唐小宝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大时国,差点就步入了这样的歧途。

远在京城皇宫的唐小宝,怎么会想得到地方已经成了这个样子。这也使得唐小宝明白一个道理,朝廷颁布的每一条政令,几乎都是惠民利民的。朝廷这些政令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一旦到了地方,就完全的变了味。

唐小宝也终于知道,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的变法会失败。许多变法的初衷都是好的,可是到后来就失去了控制,违背了变法者的本意。最终,还是成为了官员们搜刮敛财的工具。

以后朝廷每颁布一条政令,都必须要经过无数次的验证。一定要小心谨慎谨慎再谨慎,先在某一个地方进行试点,然后再在全国推广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条政令的实施是惠民利民的。

这一趟微服出行唐小宝愈发觉得值得的,若不是因为他的出行,他永远不知道大时王朝的官场原来是这个样子。

以后高中举人进士的待遇固然该提高,可也断然不至于如同周佺这样,直接就是逆天改命一般转换了自己的身份。

一夜暴富的思想,会害死人。会害了这个民族,会害了这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时王朝。

唐小宝心中的大时王朝,应该是人人都有衣服穿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上得起学,众生平等的王朝。而不是一个换汤不换药的腐败的,根子上糜烂的王朝。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大时王朝步入大圣王朝的后尘,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唐小宝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历史上那些王朝都生命短暂。大多,都是二三百年之后,一个王朝就会彻底的终结。这几乎是一个魔咒一般,除了八百年国祚的周王朝,历朝历代都没能逃脱这样的魔咒。

唐小宝当然不想自己亲手缔造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